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大國重工:崛起> 第225章 新型農作物‘木禾’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25章 新型農作物‘木禾’ (3 / 3)

劉玉柱回道:“應該是下一期計劃了,不過很簡單,只要鄧林的研發定型後,就在息壤線材生產工廠生產就行了,高分子量聚乙烯的生產工廠已經投產了。”

鍾成沒有再繼續這個話題,他看向葉文浩,問道:

“大哥,木禾是怎麼回事,我想一定是你們搞出來的吧!”

葉文浩點點頭,興奮地說道:“木禾這個名字大家一定聽說過,這是在古代神話《鏡花緣》中出現的一種高產農作物。”

《鏡花緣》是清代文人李汝珍創作的長篇。

中講述了唐敖、多九公等人乘船在海外遊歷的故事,包括他們在女兒國、君子國、無腸國等國的經歷。

唐敖等人在海外發現了一株大樹,長有五丈,大有五圍。

上面並無枝節,惟有無數稻須,如禾穗一般,每穗一個,約長丈餘。

結出的米粒有三寸寬,五寸長,這就是木禾。

三寸合現在的十厘米左右,五寸為十六厘米左右,一粒米竟然像一本辭典那麼大了,若煮成飯,就得一尺長了。

看起來很像天方夜譚,不過傳說中的巨型稻穀木禾在漢代張衡的《思玄賦》就有記載:

“發昔夢於木禾兮,谷崑崙之高岡。”

葉文浩說道:“這是我爸從殷商古墓上得到的珍貴種子,到底是不是真正的木禾不重要了,只是長出來的形狀像木禾。”

“我們原來一直在平原肥沃的土壤中種植,根本栽不活,不曾想到了這片沙漠鹽漬地,這些種子居然發芽了。”

“而且長勢非常好,一年就可以長出五米多高,並結出禾穗,一株能結出四五百粒,一粒平均有一斤左右,這產量是高得嚇人。”

楊淑貞關心地問道:“能吃嗎?好不好吃?”

葉文浩得意地笑道:“當然能吃了,而且煮出飯來,吃過後滿口清香,比最好的大米都好吃得多。”

“可惜當時只種活了一株。結出的木禾還要留作試驗,不然今天就可以讓你們嚐嚐!”

聽了鄧林和葉文浩的介紹,鍾成心中有數了。

有了息壤建材和能夠在沙漠鹽漬地中種植的木禾,邵衛民的追加投資方案確實是可行的。

但是,自己難道就這樣跑回北山去,對鄧總說沒問題嗎?

邵衛民的計劃難道真得是無懈可擊嗎?

7017k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