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和鍾成提前完成了戰機外形設計有關係。
李長風李總親自負責了這個專案,他說鍾成的專案他必須放在第一位。
夸父二型動力電池的生產也將在6月前完成,這次落在後面是因為最初的設計進行了更改。
為了減少動力電池組佔用的體積,朱雀戰機太大,精衛無人戰機的那種直接把機體做成一個電池的方案不能再用。
為此,動力電池工廠的技術人員在鄭義倫和陳強牽頭下,進行了大量的技術創新。
沒有取巧,硬生生地把夸父二型動力電池的體積減少了四分之一,卻沒有減少儲存電量,使得動力電池的整體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突破了一萬的大關。
他們在對動力電池技術的掌握上已經超過了鍾成,讓他十分欣慰。
鍾成最擔心的大型祝融電推研發、生產工作,也有了重大進展。
雖然楊希提出了俄羅斯套娃的設計方案,但這種全新的離子發動機在太虛實驗系統中因缺少支撐資料,建立不起有效可靠的模擬程式。
從這裡,鍾成也發現了太虛實驗系統不是萬能的,不能在一些全新的科研領域發揮那種驚人的作用。
但在楊希和他的助手羅娜的努力下,還是完成了第一臺樣機的製作,這裡面北飛公司提供了巨大的幫助。
效能差一點,但已經看到了成功的希望。
有了第一臺樣機,在太虛實驗系統中的模擬程式就可以發揮作用了。
其他人的專案進度也都有所提前,大家的工作積極性很高。
包括秦文玉在內的五名新人表現都不錯,很快適應了在工業現場的工作。
秦文玉雖然和周虎吵吵鬧鬧,但卻沒有影響工作,她對朱雀戰機駕駛艙的設計讓鍾成很滿意,不愧是專業的博士。
看來他的一管血是跑不了了!
秦文玉其實更精通於生命科學,對她來說人體工程學只是小意思。
鍾成很奇怪她能從他的血液中研究出什麼名堂來。
如果能解開一些思維能的秘密,這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鍾成盤算了一下東海工程的進度情況,今年9月份朱雀戰機問世沒問題了,比原定計劃提前了3個月。
到時就有足夠的時間來完成重型轟炸機和運輸機的設計方案了。
這功勞也離不開程志東管理團隊的努力。
沒有他們的居中協調、指揮、排程,不可能有這麼快的進度,鍾成在這方面其實還在向他們學習。
管理也是一門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