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大國重工:崛起> 第137章 鍾成,人如其名!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37章 鍾成,人如其名! (2 / 3)

鍾成覺得如果把感測系統搞好,這個系統完全可以對飛行員進行飛行培訓。

12月15日。

團隊成員負責的專案都完成了設計草案,除了姜言負責的后羿電磁炮,都達到了預期的設計目標。

后羿電磁炮在經過無數次方案調整後,達到了每秒發射100枚彈丸的發射速度。

但整個裝置重量也達到了2噸,考慮到還要攜帶足夠的彈丸,大家商議的結果是,在朱雀戰機上只安裝2臺後羿電磁炮,就安裝在機身下方靠前的位置。

再加上30門鐳射炮,和攜帶的導彈,火力完成足夠了。

鐳射炮的數量也從100門降低到30門,實在不需要這麼多。

鍾成整合了所有戰機系統設計的最終結果,包括秦文玉設計的駕駛艙,完成了朱雀戰機的外形設計。

飛翼外形,長12米,翼展20米,機身高度1.8米,整體呈三角流線形。

駕駛艙高度僅1.5米,三個座位按三角形放置,飛行員從機身腹部進入駕駛艙。

駕駛艙在飛行員進出時,從機身中伸展到地面,這時駕駛艙內高度達到2.2米,飛行員不用低頭彎腰進出。

只是在飛行過程中,在駕駛艙裡無法站直,不過也沒這需要。

秦文玉搞出的這個特殊設計大幅減小了機體的厚度,空氣阻力大幅減小,有效規避了飛翼外形的缺點。

(ps:b2的機身高度為5.18米,不過長度21米,翼展52.4米,最大速度只有0.95馬赫。)

因此朱雀戰機的最大速度可輕鬆達到5馬赫以上。

為了達到能夠垂直起降的要求,鍾成給朱雀戰機設計出了自帶的彈射系統。

因為朱雀戰機的最大起飛重量達到30噸,已經是重型戰機。

依靠安裝在機翼下的十六臺小型祝融電推的推力,和五臺主發動機斜向下方的推力(體積大,旋轉角度有限),無法將朱雀戰機在原地抬起。

鍾成在朱雀戰機的機翼下安裝了8根10米長的可伸縮氣缸支柱,有海碗粗。

第一次起飛時,可用輔助機械將機身壓到離地面2米的位置,然後所有發動機啟動後,鬆開氣缸支柱,依靠氣缸巨大的向上反彈力,給戰機一個向上的加速度。

把戰機彈射到五十幾米的空中,這個過程中,5臺主發動機的推力已經將戰機斜向上加速到有足夠的速度,不會掉下來了。

降落時,戰機就可以依靠自身重量和向下的速度,把氣缸支柱壓緊,再次起飛時就不需要輔助裝置了。

鍾成的這個思路在太虛實驗系統中進行了模擬試驗,完全可行。

在他的設想中,以後根本就不需要那些幾千米的飛行跑道,不再存在什麼大型機場的概念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