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是讓人聰明的學問,與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息息相關,並不是鍾成認為的那樣“高大上”的東西。
哲學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世界觀,二是方法論。
世界觀就是人們對世界的基本看法和觀點。
研究透了就可以解釋“我是誰”“我從哪裡來”這兩個問題。
從大的分類就有“唯心論”和“唯物論”。
方法論就是關於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的理論。
它是人們用什麼樣的方式、方法來觀察事物和處理問題,可以解釋“我要到哪裡去”的問題。
“辯證法”就是方法論中最著名的思想。
概括地說,世界觀主要說明世界“是什麼”的問題,方法論主要說明“怎麼辦”的問題。
有怎樣的世界觀就有怎樣的方法論!
其實每一個人都有著自覺或不自覺的哲學思想。
比如一個老山溝裡一個信佛的老太太,她照樣有著自己對這個世界的看法和處世的方法,只是她並不自覺而已。
但如果能夠對自己的哲學思想進行研究思考,有意識地提升完善自己的哲學思想,就完全不一樣了。
那會讓一個矇昧的人變成一個有“思想”的智者。
但鍾成也知道,學習哲學同樣存在風險!
人類有史以來,產生過的哲學思想和流派太多了,可以用瀚如煙海來形容。
如果不能清醒地進行識別,很有可能走入誤區。
但他卻不是一個知難而退的人。
他相信他一定能夠解決掉思想的問題,就如同他攻克一個一個科技難題一樣。
想到這裡,鍾成精神重新振作起來,轉身準備離開。
卻發現身後十幾米遠處站著一個人,見他轉身,正在向他行禮。
原來是李少傑!
“鍾少校,不好意思,我們發現你半夜在山崖邊思考問題,不放心,就來跟著,沒有打擾到你吧?”
“呵呵!”鍾成笑了,在想什麼呢,我是那種人嗎?
不過這也是他們的一片好心和職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