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工程正式啟動後,鍾成團隊的人員再也不能悶在“天外天”地下九層了。
紅星公司、北重集團、紅光光電、北飛公司的相關工程實施現場他們都得跑,只是各人的側重點不同。
但主要時間還是在“天外天”地下九層的伏羲一號機房,利用伏羲一號的強大運算能力進行輔助研發設計。
伏羲一號隨著光晶片的補充以及作業系統的完善,功能在看天增長。
一個月後,伏羲一號整合的光芯處理器就達到了一萬枚,運算速度提高了近100倍,每秒運算速度5億億次,已經遠遠超過了當代最好的超級電子計算機。
但還沒有達到上限,大家預定的目標是再提高200倍,即達到每秒運算速度1000億億次以上。
這樣就算是模擬一次息壤材料的試驗過程也只需要10分鐘的時間,而這以前是需要用年來計算。
同時,伏羲一號採用的光儲存技術,儲存資料量對於目前的人類科技來說幾乎是無限的,這對於構建大型運算模型幫助極大。
9527這段時間也沒閒著。
它在趙唯和桂彬使用伏羲一號設計時,偷偷以模擬計算出結果的形式或透過鍾成的名義,給與了二人大量的提示,加快了光子計算機結構的最佳化過程,對作業系統的完善也提供了大量的幫助。
對於鍾成給團隊成員甚至是給研發所人員強化身體的要求,9527表示目前伏羲一號的功能還不行,至少達到每秒執行1萬億億次以後,才可以大範圍地進行。
自從9527從鍾成的大腦中“移除”後,鍾成自己也失去了利用系統強化身體的能力。
至於每秒執行1萬億億次,鍾成估計已經是光子計算機技術的極限了,9527的這個要求還真不低。
只有爭取儘快達到這個目標吧,10年不知道行不行?
……
時間很快就到了12月25日。
冬日寒風凜冽,但鍾成卻一點感覺不到。
他在動力電池工廠的化工廠房內,與程志東、鄭義倫、陳強等人正在確認剛剛生產出來的第一組採用了息壤材料製造的夸父二型動力電池。
這種新型動力電池電芯能量密度達到了驚人的9800瓦/公斤,功率密度也達到了7800瓦時/公斤。
能量密度是逐日電動轎車上用的動力電池的近10倍,也是精衛一號上用的動力電池的近5倍,功率密度也提升到幾倍。
而且由於純石墨烯材料的重量輕、體積小,電控系統又採用了伏羲光腦和始皇作業系統以及相關光晶片線路,夸父二型動力電池在重量和體積上也大幅減小。
效能提升是全面的,原來以100公斤為一組的動力電池,有2個微波爐大小,能夠儲存100度電、100千瓦的輸出功率。
現在變成60公斤一組,體積只有一個微波爐大小,卻能提供1000度電量、800千瓦的輸出功率。
但是造價的提升也是明顯的,從5萬元左右一組增加到了80萬元一組,精衛一號上的動力電池造價是20萬元左右。
夸父二型動力電池肯定是無法用在家用轎車上了,也沒這個必要。
家用轎車的最高速度是有限制的,而且充一次電用一年也沒什麼實際意義。
不過卻可以考慮用到后土超級工程車上,甚至是有人戰機、大型客運飛機上,但這是以後考慮的事了。
現在的一切目標就是為了精衛無人戰機量產。
鍾成等人在現場進行了夸父二型動力電池的效能測試,一致同意在與精衛無人戰機其它元件進行聯機測試後就可以定型。
制定好量產工藝,爭取春節後進入小批次生產,動力電池又算是走到了東海工程各專案的最前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