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成取回了精衛無人戰機的機身以及相關混沌合金製作的元件,精衛無人戰機的最後總裝工作就要開始了。
鍾成親自動手將各個元件坯件在女媧七號上進行了精加工,保證最終的裝配尺寸精度,到了這個時候他不敢有絲毫大意,弄廢一個元件就可能趕不上預定的軍演了。
女媧七號的超精密加工能力是祝融電推功能的最重要保證,0.1微米即100奈米內的加工精度,有效的保證了祝融電推箱體對密封效能的苛刻要求。
幾千度內部高溫和零下80度的外面低溫,就是特種密封材料也很難勝任,全靠加工精度保證,使混沌合金本身直接銜接達到密封效果。
這也是祝融電推一旦拆開機箱,機箱就只有報廢的原因,精度太高回不了原,這是個頭痛的問題,鍾成只有指望以後找林偉來解決了。
據錢所長的最新訊息,由於國內外形勢的變化,特別是東南小島上的政局變化,國家調整了本次東方軍區的軍演方案,已經確定軍演日期為明年2月12日,就在春節前一週進行。
專案組成員都非常高興,這樣一來他們又多了一個月的時間,那他們目標就不只是參加軍演了,還要爭取優異的表現。
鍾成對“重在參與”一向是不屑一顧的。
2015年1月10日。
精衛無人戰機的混沌合金機身以及相關元件完成了精加工,10組夸父動力電池和5臺祝融電推已經準備就緒。
又經過了幾個月改良工作,最新的5臺祝融電推體積縮小到了原型機的三分之一,只比一個鞋盒大一點了,重量也減小到20公斤,推力不變。
夸父動力電池針對精衛無人戰機內部的工作環境進行了最大膽的改良。
不再按電池組進行分組安裝,而是以電芯為單位,將10組動力電池具有的50多萬個電芯以戰機本身為殼體進行組裝,只是對電池管理系統BMS的要求上百倍的增加了。
可以說精衛無人戰機就是一個巨大的動力電池。
這是專案小組開會討論得出的最有想象力的一個方案,這樣就徹底解決了祝融電推和鐳射炮都對電量的巨大需求,在保證了速度和火力的同時,也保證了足夠長的續航時間。
鐳射炮的相關元件也從京城發過來了,同時發來的還有李梅和趙唯需要的雷達導航及火控系統。
在“天外天”地下七層的製造廠房空間,研發所指派了上百名各類工程技術人員進行支援。
錢所長、羅主任親自上陣充當技術顧問,黃助理全力提供後勤保障,甚至鄧總都來看過三回。
專案組需要的各類元器件、工具只要開口,十分鐘內就會送到現場,比快遞還快。
2月8日下午5點過3分,鍾成拔掉精衛一號機身上外接的最後一根資料線,精衛無人戰機的第一架原型機問世了。
這是一架通體黑色的飛蝶形戰機,直徑三米,厚度只有1米,底部內凹,沒有支架,環形邊緣直接著地。
表面有耐高溫黑色塗層,鍾成設計的可根據環境顏色進行改變的隱身技術就靠這黑色塗層了。
安裝的五臺祝融電推呈五星形狀分佈在圓盤邊緣,離子噴射口可在180度調整角度,使戰機可以以任何平面角度進行飛行,不存在轉彎的問題。
並且祝融電推噴射出的高溫鎂離子可透過無數的細密導管回收,向鎂離子束注入電子,使其中性化,恢復成原子,迴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