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錄點常識,不喜歡的朋友可以跳過)
電磁炮是利用電磁發射技術製成的一種先進動能殺傷武器。
與傳統大炮將火藥燃氣壓力作用於彈丸不同,電磁炮是利用電磁系統中電磁場產生的安培力來對金屬炮彈進行加速,使其達到打擊目標所需的動能,與傳統的火藥推動的大炮,電磁炮可大大提高彈丸的速度和射程。
電磁軌道炮是一種遠端、高能、多工的武器,其射速可達當前海軍的艦炮的3倍,其射程可達100英里(約161千米)以上,以艦船上儲存的電能為動力來源,利用電磁力(洛侖茲力)沿導軌將彈頭加速到很高的速度發射出去。
電磁軌道炮彈頭重23磅(約10.43千克),可以從電磁導軌上發射,也可從海軍127毫米甚至155毫米火炮系統發射。導軌炮採用指令制導,但在未來可能發展成自導式。
除了在射程和毀傷力方面的優勢,該炮還是一種相對廉價的海軍火炮專案,每枚炮彈成本約25000美元。
由於電磁軌道炮是一種具有高能量的武器,因此發熱情況嚴重,需要有良好的冷卻技術支援。電磁軌道炮並不僅僅是一個炮彈發射裝置,而是由多個系統組成的。
鐳射炮是一種高能鐳射武器,利用強大的定向發射鐳射束直接毀傷目標或使之失效,而根據作戰用途,這種新型武器分為戰術鐳射武器和戰略鐳射武器兩大類。
鐳射炮將是一種常規威懾力量。
由於鐳射武器的速度是光速,因此在使用時一般不需要提前量,但因鐳射易受天氣的影響,所以時至今日鐳射武器也沒有得到普及。
鐳射武器是一種定向能武器,利用強大的定向發射的鐳射束直接毀傷目標或使之失效。
它是利用高亮度強鐳射束攜帶的巨大能量摧毀或殺傷敵方飛機、導彈、衛星和人員等目標的高技術新概念武器。
鐳射武器具有攻擊目標速度快、轉移火力快(只需零點幾杪、效費比高,勢將成為資訊戰時代的重點武器裝備。
只有用超導技術,造出超導儲能器,儲存超強度的電流,才能產生高強度鐳射,這種鐳射能摧毀敵方的衛星或導彈。
鐳射炮的威力特別大,稱得上是“炮中王”。
鐳射炮在一秒種內能發射1000發“光彈”,光彈就是威力無比的“強光束“。
它靠遠警雷達測定敵方導彈或飛機飛行的方位、距離、高度、速度等,經過電子計算機迅速處理後,準確無誤地命中目標。
如果敵方同時發射多個真假導彈,鐳射炮有本事在短時間內把所有來犯的導彈全都摧毀。
航空機炮,能自動連續地完成開膛、抽殼、拋殼、進彈、鎖膛和擊發的射擊迴圈動作。
口徑多為20~30毫米,有效射程通常為2000米,與機載火控系統交聯使用,對空射擊400~1200米,具有結構緊湊、重量輕、操作簡便迅速等特點。
空空導彈出現後,有些國家曾一度忽視航炮的發展。
經空戰證明,航炮仍是近距格鬥不可缺少的武器。其發展重點是減輕重量,提高初速和射速,彈藥力求通用性,提高爆破力和穿甲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