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鍾成和劉玉柱有時也在感慨,如果有超高效能的計算機,這種枯燥的試驗就可以減少90%以上,大量的重複性試驗只要設定好各種執行環境引數就可以在計算機中來模擬進行。
試驗人員只需要坐在計算機面前改變一下引數設定,敲一下回車鍵,結果就出來了,最多是結果差不多的時候,再真實試驗幾次驗證一下就行了。
其實人類歷史上的那些大科學家、大發明家,他們一輩子的工作時間90%以上都是浪費在試驗中,真正用來思考問題的時間很少。
但能夠執行這樣涉及大量變數的複雜運算,目前的超級計算機都不行,需要的計算時間動則幾年幾十年甚至是上億年。
在這一領域就是量子計算機的天下,它的平行計算方式,就是這類複雜運算的剋星。
利用目前最強大的經典計算機分解300位的大數需要15萬年,而利用量子計算機只需1秒鐘。
量子計算機如果解決了準確性問題投入實用,整個人類社會都將帶來顛覆性的變革。
可惜量子計算機看似近在眼前,其實遠在天邊!
就像實現可控核聚變反應永遠都是還要50年。
……
兩個多月後,5月20日。
在實驗室中進行了數千次試驗後,鈣插層石墨烯材料效能達到了預期的目標,夸父動力電池效能甚至超過了鍾成的預期。
最新的夸父動力電池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超過了4000,僅需要100組這樣的動力電池組就能達到5萬馬力的功率輸出,並且可以維持這樣的滿負荷輸出8小時以上,電池組整體重量不超過20噸,完全滿足超大型工程機械的使用要求,動力提升至少10倍。
北重集團派人來進行了確認後,表示就按這個標準,預訂10萬組這樣的夸父動力電池組,先試裝1000臺大型工程車後再確認後續訂單。
北重集團的曹總親自到公司來對鍾成進行了感謝,表示如果鍾成需要,下半年還可以為他提供1噸的混沌合金。
鍾成盤算了一下,如果有這1噸混沌合金,那他的軍用無人機的機身材料也有著落了,也就卻之不恭了。
他關心了一下北重集團那邊的進展,曹總說他們已經沒問題了,有望在年底前第一輛大型電動工程車下線,到時邀請鍾成前去觀禮,他立下了大功。
他爽快地答應了,能去看看這樣的大傢伙問世,他很有興趣。
設計方案使用者確認了,剩下的工作鍾成就交給了鄭義倫和陳強,他打算撤退了。
他們在逐日工程動力電池專案已經兩年多,鄭義倫和陳強除了研發之外,方方面面已經完全上手,鍾成已經到了功成身退的時候了。
5月30日。
經公司批准,鍾成、趙唯、劉玉柱三人正式調離動力電池工廠,調回研發所。
當晚,以鄭義倫為首的動力電池工廠全體員工為三人進行了告別聚會。
大家都沒什麼傷感,雖然三人離開了,但以後打交道的時候還多,只是換了一個工作地點,相距也不過幾公里。
鄭義倫表示,鍾成三人作為動力電池工廠的創始人,他們的名字將永遠保留在動力電池工廠的榮譽室中。
他們不懼任何困難、忘我工作的精神永遠不會被忘記,將在動力電池工廠繼承發揚!
有點過了!
鍾成暗自嘀咕,他沒有這麼偉大,只不過做了該做的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