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大國重工:崛起> 第68章 電磁式離子發動機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68章 電磁式離子發動機 (2 / 3)

這些都是公司特許給動力電池工廠的福利,讓住慣了工棚、吃慣了麵包泡麵的員工們感到是住進了“天堂”。

在鍾成的建議下,臨時工棚拆除後,公司會在原來的位置上修建一座紀念碑,用以紀念為逐日工程專案犧牲的烈士,讓後人們牢記這來之不易的成功。

鍾成三人的編制在研發所,但目前還不能回去,至少還要在這裡陪產一年左右,保證鄭義倫、陳強等專職人員能夠全部接管動力電池工廠的技術工藝管理。

動力電池工廠是電動轎車公司的核心工廠,這裡的所有技術工藝都是國家級機密,只允許掌握在值得信賴的少數人手中。

(以下是68章內容,以上內容在67章恢復後,我會移至原67章。目前網文創作不易,請大家理解!)

8月開始後,隨著天氣開始越來越熱,逐日電動轎車在市場上同樣也越來越熱銷,達到了一車難求的程度。

鍾成的工作反而空閒下來,所有工作都走上了正軌,他作為總設計師只需要指點工作就行了。

他現在有時間來考慮他“蓄謀已久”的軍用無人機研發專案了。

想到這一年多的波折,就僅僅是為了解決軍用無人機的動力供應問題,鍾成感慨萬分,任何一項科研工作都是艱難無比。

自己還是有‘大國重工系統’的幫助以及藉助國家的力量才能完成,普通研究人員怕是要付出十幾年以上的時間,甚至是看不到成功。

目前在夸父動力電池已經達到了能量密度、功率密度1000的階段性目標,而且在大批次生產過程中,他已經找到了進一步提升效能的方法。

雖然會增加夸父動力電池的製造成本,但用於軍用,數量有限,幾萬個就已經不得了,還是可以接受的。

他有把握最多在一年內就在實驗室中實現能量密度、功率密度2000的目標,從而滿足他設想中的軍用無人機對電力的需求。

現在軍用無人機研發的另一個問題凸顯出來了,那就發動機問題,有了充足的電力供應,還要輸出才行。

無人機不同於汽車是在地上跑的,可以用電動機驅動車輪,車輪摩擦地面產生動力。

無人機也可以用電動機驅動螺旋槳來產生動力,但速度再快也不可能超過音速,“蝸牛”一樣的速度在空戰中只能成為靶子。

而且噴氣式的航空發動機體積太大、重量太重、成本高昂不說了,還必須攜帶大量的燃油,在空中本身就是一個移動的油庫,一點就爆,還增加自重,根本不適合鍾成心目中理想的軍用無人機。

在他看到的已經終止的軍用無人機專案中,提到了無工質發動機。

他這一陣是研究明白了,那就是一種供電線路切割地球磁場的磁力線產生推進力的發動機,能夠產生的推動力非常有限,也沒有提升空間,而且對將來的星際飛行沒有任何用處。

鍾成目前看中的是電磁式離子推進發動機,比如霍爾電推,利用加速帶電粒子向後排氣的原理。

因為離子發動機依靠電力執行,所以也簡稱“電推”。

讓他想不到的是,像離子發動機這麼科幻的裝置,居然在1959年美利國宇航中心的一個研發人員考夫曼就搞出來了。

考夫曼發動機的大概原理是先將汞注入電離室,然後電子槍注入電子,用線圈加速電子轟擊汞原子製造出汞離子,汞離子呈正電,用後面正負柵板產生的電場加速噴出產生推力。

其原理就和火箭或飛機發動機燃燒燃料向外噴射獲得推動力一樣,只是離子發動機噴射的是帶電離子。

離子推進器有個優點是不挑食,易電離的原子都可以作為推進劑,如氙、鋅、氮、碘、鎂、鉍等,除了氙和鉍,其他材料都成本低廉,而且使用量非常小,遠遠小於使用化學燃料的飛機和火箭發動機。

(PS:1998年美利國“深空1號”彗星探測器首次將離子發動機作為主力推進系統應用在深空飛行,發動機自重只有8公斤,僅攜帶82公斤氙就進行了20個月的飛行。)

9527給鍾成提供了目前藍星上各類最先進的離子推進發動機的圖紙和功能原理說明。

他從中發現一個問題,目前的離子發動機提供的推力太小!

雖然離子發動機噴射速度比化學發動機快一個數量級,但噴出來的東西實在太少,算到最後推力實在小的可憐,所以都用“毫牛”做單位,和放屁的力氣差不多。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