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峰本是將門世家,除了槍法超群,亦是弓馬嫻熟,通曉些行軍打仗的要領。因此他入城之後,柴榮請他幫忙操練槍法,各路官兵見他武藝高強,自是十分佩服,不在話下。
又過幾日,柴榮在城樓上忽然見得南面不遠處,一彪隊伍各執兵刃,浩浩蕩蕩約有三四百人,望城門而來。
楊峰看見大為欣喜,來者正是五行派的土護教杜峰、金護教錢峰所率領的幫中好手。柴榮早已將此事知曉給將軍趙崇,城中本就有沙陀族等各路豪傑共同抗遼,並非只有趙崇所率領的起義軍一家,因此造成對於前來相助的江湖豪傑也是大為歡迎。
杜峰和錢峰與柴榮本是舊相識,此時時局危難之時,五行派又最早挺身而出,柴榮不由得更加佩服。
與此同時,幽雲境內的烈馬幫也化整為零,大批南歸,聲勢浩大地投身於柴榮麾下。
過不數日,又見得南方一匹快馬飛奔而來,竟是李重進。柴榮見他來到,心知必是太原有了訊息。
柴榮將他接入城中,未及少歇,李重進便單獨尋著柴榮,柴榮見他神色嚴肅,心知不妙,果然聽李重進說道:“柴兄,舅父一收到你來信,就讓我快馬加鞭來接你回去。”
柴榮正要辯駁,李重進從懷中拿出一封書信,打斷柴榮道:“舅父親筆書信在此,柴兄,先看了信再說吧。”
柴榮只好接過來郭威的那封親筆信,只見其中寫道:“為父前者令你去協助朔州起義,今已成功。契丹人即將南下,陛下與北平王都按兵不動,孤城難保,汝當速歸。
為父知你有大志,今日死於亂軍,與草木同朽。大丈夫不逞匹夫之勇,汝當三思。”
李重進見柴榮猶豫不決,也對他連加勸告。柴榮也明知九死一生,但看到慷慨激烈的官兵與江湖豪傑,滿城百姓,他也決然難以置之不顧。
李重進催促再三,柴榮只好將書信擱置下來,搖搖頭道:“再容我思慮半晌。”李重進無可奈何,只好答道:“今晚之前,柴兄無論如何都要隨我出城……”
柴榮將李重進留在自己住處,自己又想入城中四處巡視。他方一出門,如茵就迎上前來,微笑著揶揄道:“大丈夫能屈能伸,柴公子現在走還來得及。面子雖然丟了,裡子倒是還在。”
柴榮本來不想理她,可是此時心情煩悶,自己心生好奇,便反問她道:“你們寒鴉中人,是當真不怕死嗎?”
如茵又是一笑,接著說道:“我們寒鴉雖然不怕死,但也絕不會無謂地送死。《孫子兵法》說要先勝而後求戰,我們只做有把握的事情。”
“有把握的事情……”柴榮沉吟道。“那這一次你們有把握嗎?”
“有。”如茵斬釘截鐵的說道,“柴公子要走,至少等到擊潰遼軍的先鋒騎兵再走。一來這又是奇功一件,二來也不能讓各路英雄空手而回不是?”
柴榮思索片刻,將如茵落在原地,自己往城中走去。一路上官兵和百姓都對柴榮敬仰有加,熱情招呼,柴榮想到石敬瑭竟然拒絕朔州軍民內附,又是無奈,又是憤恨。
不知不覺晚風又起,這時忽然又有兵卒傳來訊息說十幾人從南面趕來,柴榮只好先去迎接。
遠遠見著那十幾人,柴榮就已經覺得他們與這座孤城的氛圍格格不入。
待到與他們走近,有落青和琴憶雪夫妻那一對秀美的面容映入眼簾。只是這一次,他們沒了尋常的雍容和飄逸,而是浮現著一層濃濃的愁雲。
柴榮此時正是躊躇,迎上前來,自己還未說話,卻見有落清神情嚴肅,開門見山的說道:“柴兄弟,為何如此涉險?”
柴榮勉強應道:“實在不忍心置滿城百姓於不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