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大起,兵強馬壯,已然到了發動戰爭的大好時節。
當晚風輕輕吹動燃起的篝火,鐵甲凜冽著透骨的寒意。年輕的將軍佇立在城頭,往北遙望,只能看見漫天蔽日的黑雲,勢要吞噬這一座搖搖欲墜的孤城。而當回首南望時,最後的歸雁卻已南飛,將這一座城池孤零零地落在身後。
距離契丹人集結兵力的訊息傳來至朔州城,已經過了快四個月。這四個月城裡的每個人都神經緊繃、磨刀礪馬,沒日沒夜加固城防、操練戰法,做好了與這一座城同生共死的準備。
可是城外卻始終平靜如常,非但沒見到契丹人的一個人影,連金刀王劉知遠、皇帝石敬瑭也並無一絲訊息傳來。彷彿整個世界都遺忘了這一座孤城。
“你娶不得我湘妹……”幾月之前,那江東的公子斬釘截鐵地傳達了他父皇的意思。將軍緊緊按著劍柄,他知道暴風雨前的寧靜是短暫的。他不知道的是此役結果將會如何,也不知道此役過後,自己還要不要遵守自己的約定,去找那個霸蠻的公主……
“柴公子,你又已巡視三日不曾閤眼了,且去歇息一夜吧。趙某不才,但伏路把關,公子大可放心。”一名中年武將不知何時來到了年輕將軍身後,將他從沉思中喚醒。
柴榮轉過頭來應道:“是趙將軍……”來者便是朔州義軍頭領趙崇。柴榮又看看北方,憂心忡忡地說道:“柴某近來屢屢心驚,秋高馬肥,恐怕契丹人動兵的日子就要到了。”
趙崇的心情也甚是沉重,答柴榮道:“當契丹敗軍逃走之後,我以為他們會就近召集兵馬,以迅雷之勢奪回城池,可誰知卻經久未見動靜,我一度以為他們不會再來……”
“遷延了這許多時日,不來還則罷了,若是來犯,只恐所圖不小。”柴榮眉頭緊皺道。
趙崇狠狠一咬牙,籲的一聲道:“咱們的皇帝已經一心當狗,都說北平王是當世英雄,連他也不肯出兵,中土無人,難道天亡我社稷不成?”
柴榮默然無語,這一次也許是自己失算了。二十年前,後唐莊宗李存勖曾派一支偏師於幽州大敗耶律阿保機,然而二十年天翻地覆,中原王朝自相殺伐,對外武德不振,雙方的攻守之勢已然互易。如今的十萬契丹鐵騎面前,多麼高明的計謀,都像是杯水車薪。
這時身後不遠處忽然傳來一陣急匆匆的腳步聲,柴榮和趙崇一起回頭看去,三人一前兩後,快步走上前來,為首那人正是張永德。
柴榮見他們似乎有要事稟告,不等他三人施行軍禮,自己已經先一步踏上前去托住張永德問道:“有何軍情可速速稟報。”
張永德指指身後二人道:“我們的斥候回來了,有重要訊息,他們一進城我便引他們過來了。”
柴榮看向他身後兩人,只覺得有些面生,眼神透出一股肅殺之意,不由得稍稍提起了些警惕。
其中一人環視了一週,見到張永德和幾名侍衛軍士在旁,稍稍皺了皺眉頭,接著便抬腳要往柴榮跟前走。
張永德臉色一橫,一把伸臂攔住。柴榮稍一猶豫,拉開張永德道:“無妨。”那士卒便走到了柴榮跟前,壓低聲音竊竊說道:“小的所探非同小可,請柴公子隨我來。”
柴榮愈發覺得這二人不太對勁,他看了趙崇一眼,趙崇似乎也有所警覺。柴榮和趙崇交換了一個眼色,隨後右手在這兵卒肩上一拍,這剎那間柴榮便試出此人真氣稀薄,並非江湖中的高手,倒先放了心。
柴榮在他肩膀上拍了一拍,隨即從一旁石階往城牆下走去,說道:“你二人隨我來。”
兩人急忙跟上,三人走到半途,其他戍守兵士都已在十幾步開外。柴榮忽地站住,一手按劍背身問道:“你們是哪位將軍麾下?為何我從未見過斥候裡有你們?”
他話音一落,便覺得殺氣突起,匕首出鞘聲短暫而刺耳。電光火石間柴榮身形向前一邁,已拔劍回身,刺向兩人。他這一劍只想將兩人殺傷,並不致命。
誰知劍至半途,柴榮忽地聽見一聲意料之外的悶哼,緊鄰著自己的這士卒已經在沒來由地按著咽喉,指間汩汩流出著鮮血。
柴榮暗吃一驚,另一名跟來計程車卒手中正握著滴血的匕首。被他刺死計程車卒瞪著雙眼倒在地上,柴榮一揮長劍,將劍尖指著後面那人。
那人在劍鋒所指之下,青冥散發著濃烈的殺氣。然而那人絲毫沒有驚慌神色,他隨手將匕首扔在一邊,又忽地摘下頭盔與頭巾,將頭髮披散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