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榮想起黑雲為尋公主來往各地奔波了兩年多,倒是心疼他起來。黑雲說罷不理柴榮,自顧自離開了。
柴榮也不管他,跟著眾甲士來到官邸外頭,忽聽得城北頭傳來數聲馬嘶,至少有上百匹快馬飛奔而來。
李沅湘急忙走回到柴榮身邊道:“不好了,城裡的契丹守軍集結好,騎兵已經先衝過來了。”
趙崇押著耶律畫裡來到官邸臺階之上,自為得意道:“咱們有契丹人的節度使在手,料他們也不敢拼命。”
柴榮向來謹慎,對趙崇道:“賊軍勢眾,還是小心為上。趙將軍,響應你的漢軍和各部族何在?”
趙崇無奈道:“他們早就被拆散到各處,不能聚眾起事,現下只能等他們自來會合。”
柴榮稍一思忖,對眾人朗聲說道:“契丹軍馬雖然不及我起義人數眾多,但十分精銳,而我等的人馬則四散在各處各自為戰。現下咱們不能亂打亂闖,須要排好陣型以禦敵軍,再派快馬通知各處人手起義響應。”
眾軍兵見柴榮說得有條有理,從容鎮定,紛紛應和道:“請趙將軍和柴幫主主持大局!”
柴榮答應下來,先是從府邸中取出了十來匹快馬,皆讓輕裝簡從的烈馬幫親信騎馬去四處傳信。
待到這十幾人四散走後,他又命令軍士搬來桌椅、木樁等物,放在通往此處的街道之上,當作阻礙騎兵前進的簡易路障。
最後他再讓這近千甲士排成陣型,盾牆在前,操長槍大戟者緊貼在後,弓弩手再隨其後,由帶刀甲士在兩旁衛護。
未及多久,只聽得馬嘶聲越來越近,第一匹馬當先從街道盡頭出現。隨即大群騎兵緊跟其後,黑壓壓一片有如群蝗一般,朝節度使官府前排開的陣型衝來。
眾軍士只見得對面有如萬雷奔騰、黑雲壓城而來,多有懼怕潰逃者。柴榮見狀急忙喝止逃兵,接著從一旁軍士處奪了一面盾牌過來,拔出青冥衝入陣中,抗在了第一排盾牆之後。
李沅湘見他並未著甲卻如此冒險衝在陣前,心裡一急,也快步跟上前去一把扯住他道:“你又沒穿甲,還頂在這麼前排,不要命啦!”
柴榮堅決道:“今日起事必奪朔州城不可,危難關頭,我當與眾兄弟共存亡。”
他玉麟名號早就威名在外,此時不懼危難親處陣中,眾軍士都士氣大振,紛紛應和道:“兄弟們,跟韃子拼了!”“奪回朔州城!”
李沅湘拉了柴榮半天,心急如焚地勸說他道:“你是主將,就該在後坐鎮,不是讓你來當大頭兵的。亂軍之中刀槍冷箭不長眼,你武功再高,只怕也跟一個小兵沒什麼區別。”
柴榮一臉堅毅地答覆道:“如今關頭,只有親冒矢石、奮力一戰,置之死地方能後生。此刻不分什麼主將兵卒,只有抗遼豪傑。”
李沅湘見說不動他,氣得狠狠跺了跺腳。再抬頭看看如潮水般湧來的騎兵群,李沅湘不由雙腿發軟,一拍柴榮道:“你愛送死就送死,本小姐不管你。”說罷自顧自來到了陣列最後。柴榮一心一意撲在迎敵上面,無暇去理會李沅湘。
待到前排騎兵衝到兩百步時,站在高處的趙崇立時下令道:“弩手放箭!”百名弩手一齊放箭,霎時射倒了數十名契丹騎兵。
弩手接連放了兩輪,待到一百五十步時,趙崇又下令道:“弓手放箭!”隨即弓弩齊發,箭如飛蝗般澆到衝來的騎兵頭上,又一連殺傷了許多人馬。
契丹騎兵衝過數輪箭雨,卻被阻擋在了一人高的木樁、桌椅面前,耶律依霜當即勒住了馬,喝令身後眾騎兵道:“還不速速下馬清障?”
當即便有數十個壯碩騎兵翻身下馬,衝到最前去清理拒馬路障。耶律依霜令其餘騎手挽弓搭箭,斜向上朝柴榮的軍陣裡射來。
柴榮緊緊依附在盾牌之下,不敢稍有脫離。一輪箭雨放過,柴榮眼看第一批契丹武士就要將路障清除,暗道不妙,當即大聲叫道:“帶盾的兄弟們,跟我殺!”
帶盾甲士們紛紛怒喝著往前衝去,那路障就在陣前不遠,眾人旋即便衝到跟前。柴榮飛身躍進路障旁的契丹武士人群之中,一連刺死數人,甲士們隨後衝來,亂刀劈砍,勢不可擋。
前面的兩群人混戰在了一團,後面的契丹騎手沒法放箭,耶律依霜只好喝令道:“都給我下馬廝殺!”
她一聲令下,又有上百人下馬翻過路障,和柴榮等人步戰廝殺。兩下都殺得不可開交,柴榮一人大發神威,運起輕功在兩隊人馬交界處飛劍突刺,連連殺死十數個契丹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