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哭千家聞戰伐。”杜工部一句詩,寫的不是大唐,不是安史之亂,而是普天之下、前世後世千千萬萬場戰亂之景。
這時正值亂世,恢宏一時的大唐帝國終歸黃土,烽火狼煙四起,中原大地被各路往來的軍閥踐踏。
常言道亂世出英雄,亂世之下,人不如畜,人們渴望著一個治國平天下的英雄。
“滿城盡帶黃金甲”輝煌一時的黃巢,讓多少黎民看到了新朝的希望,最終仍不改庸人本性,湮滅於歷史。
朱全忠悍然篡唐,建立大梁,欲令八方拜服、四海來朝,卻不過是一時得意,短命的王朝也在十幾年後亡於後唐莊宗李存勖之手。
李存勖攻滅仇讎,安定中原,一時之間何等的意氣風發,卻寵幸伶人、身死人手……
權力幾度易手,天下仍是大亂,千里無雞鳴。
所謂英雄,在千萬黎民百姓翹首期望下粉墨登場,最終無不黯然落幕。
人們開始不再相信英雄,接受命運……
“籲……”一聲年輕卻又厚重的勒馬聲突然傳來。黑馬前蹄揚起,猛地落下,馬背上的少年輕拉韁繩,環顧四周,自顯一派英氣。
少年十七八歲年紀,身形矯健,面容鎮靜,手持一杆梨木亮銀槍,揹負一柄長劍。
他身穿一件簡陋的皮甲,顯然是不想引人注意,雖是如此,猶掩不住他眉眼之間的英豪之氣。
五六匹馬隨後跟到,也都紛紛勒馬。
眾人的面前,是一片在血紅的殘陽下籠罩的斷井頹垣,其中哭喊聲、打殺聲和歇斯底里的怒吼聲此起彼伏,眾人無不毛骨悚然。
少年猶如站在了地獄的門口,幼小記憶中故鄉那片開遍了的奼紫嫣紅,終究是這般付與了斷井頹垣。
一輪垂暮西山的紅日無力地掛在天邊,悲涼的殘光灑在滿是血汙的灰土牆上。
十五天前,河東道潞州城。
亂世之中,紛紛擾擾乃是常態,短暫的平靜往往是暴風雨來臨的前兆,此時的潞州城就經歷著這樣的平靜。
天色已近傍晚,將軍府內,一名灰頭土臉的侍從突然匆匆跑進,跪倒在堂外叫道:“大、大人,大事不好了。”
侍從口中所說的“大人”此時正立於大堂,他已入中年,立於中堂更顯身材魁梧,面容有如一隻鷹臉,不怒自威。
中年男人身邊站著一位綠袍少年,二人此時正作天下之論,突然被下人打斷,少年不禁面有慍色。
“混賬東西!”中年男人勃然大怒,未竭力發聲而聲色渾厚,門外侍從嚇得不知所措,只得連連叩頭,口中唸叨“小人該死,小人該死……”
中年男人頗為震怒,半晌不言,少年見到此狀,便上前說道:“郭府家規明言,從上到下便有滅門之危,也當慨然而對,何事驚慌至此?”
少年訓誡之下,那侍從連忙稱是,接著說道:“城中……城中有一不知從哪個山窩出來的刁民,直呼大人名諱要見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