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嫡女萌娘> 第七十三章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十三章 (1 / 2)

這事自然也傳到了董氏的耳朵裡,董氏問蘇清奺,“你讓月曉自己回家去商量了?”

蘇清奺點點頭,“月曉跟了我些年,這點子恩典我還是可以給的。娘您放心,我心裡有數的。”

董氏將手中的賬本遞給紅玉放好,拉著蘇清奺在自己身邊坐下後才繼續說道:“雖說對下人要寬容,不過太過寬容了,他們會覺得你好說話,到時候一個兩個都都爬到你頭上去了。”

“娘,我只對真心對我好的人寬容,那些面上一套背後一套的人,我根本不會對她們有好臉色的。再說,我是主子,誰敢爬到我的頭上去?就算欺負我年小,也要看看我是不是那麼容易欺負的人。”蘇清奺也不是真的小孩子,御下的道理還是懂的。

“好,這才是蘇家小姐應該有的氣勢!若底下的人犯了錯,儘管處置了,有什麼娘給你擔著。”董氏知道自己的女兒性子好,平常對下人們也和藹,就怕她養成心慈手軟的毛病,所以才有些擔心。剛才見蘇清奺的眼神,可不是任人欺負的主兒,她就放心許多了。要知道,姑娘不可能待在父母的羽翼中受保護一輩子的,自己要有手段才是真的。想當年,她也是從一個待嫁女,成了現在的蘇家二夫人。別人只瞧著自己生活過的順心,房裡乾乾淨淨的,沒有那些個糟心事,殊不知現在這個局面是她付出了多少心血和忍耐才得來了。這還是因為二爺是個不錯的男子的份上,所以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因為只有自己永遠不會背叛自己,才會真正地對自己好!

“月曉畢竟是從我屋裡出去的,到時候她的婚事成了,我這邊也有賞。”

“那女兒先替月曉謝謝娘了,娘到時候可不能小氣,一定要給點好的,要不然我面子上可就不過去了。”蘇清奺也知道董氏這般做法是為了給自己撐場面,她抱著董氏的胳膊撒嬌道。

“你這個丫頭,娘也算是服了你了。得得,我到時候給月曉多添幾件成不成?”董氏虛點了下蘇清奺的額頭,笑著應承了下來。

很快,月曉的親事就有了眉目。京城胭脂鋪子的管事羅家的小兒子託人找月曉父母說了媒,蘇清奺覺得既然雙方有意,便也給了恩典,後來董氏把這親事稟了楊氏,得她點頭後才算正是定下來。不知出於什麼原因,楊氏還賞了二十兩銀子為月曉添了妝,這下各房的人知道後,也或多或少給了東西。小楊氏也意思一下給了十兩銀子,這把她心疼的不行。

蘇清奺可不管別人眼紅不眼紅,自從月曉定了親,她就放月曉出去準備親事了。讓月若接手了月曉的位置,成了首席丫鬟,月曉嫁人,以後還會生孩子,近幾年精力肯定是不足的,原本月若就跟月曉同為大丫鬟,只是平常月曉心細辦事穩妥,她更加依賴月曉一些。現在月若挑大樑,又把二等丫鬟中的月兒提到了大丫鬟的位置上。以後就算月曉回來了,也是羅祥家的了,真正是出嫁從夫了。

小楊氏正巧給蘇清嫻求了一張送子符,去安國公府看望她。見了自己的大女兒忍不住把這件事告訴了蘇清嫻,抱怨道:“你說這都叫什麼事啊?不過是一個小奺身邊的丫鬟出嫁,還累的我們都跟著添妝,做什麼給她那麼大的臉!你祖母現在可把心都偏到二房那裡去了。”

蘇清嫻知道自己的母親是什麼性子,只能勸解道:“母親,不管祖母為了什麼給月曉做臉,都有她自己的考量。這話您也就在我這邊說說,回府後您可別幹出什麼讓祖母不開心的事來,不過十兩銀子,出了也就出了,您要是真心疼,這十兩銀子我給您補上。”

小楊氏見女兒都不站在自己這邊,有些惱道:“我是心疼這十兩銀子嗎?你知道不知道,這月曉以後可是你九妹妹屋裡管事的,等你就九妹妹出嫁了,她也是要跟著去的。現在月曉說給了那那羅家的小兒子,說不定以後就要把那胭脂鋪子給你九妹妹陪嫁過去呢。你是不知道,那胭脂鋪子一年進項多少銀子。蘇家掙錢的鋪子就那麼幾個,這給一個少一個,我能不心疼嗎?”小楊氏覺得董氏真夠陰險,還特地去請示了老夫人,這不是就想過個名路,以後可以光明正大的把胭脂鋪子帶走嗎?

蘇清嫻到覺得自己的母親想的有點多了。或許是應該說她一直把自己放得太高,把二嬸嬸看的太低。二房現在如何會把一個胭脂鋪子看在眼裡,她也是嫁到了安國府後才從許文欽的嘴裡得知到一些當官的門路。像二叔這樣在都轉鹽運任職的,二房九年下來所得的財富,怕是蘇府百年累積下來的,也不能與之相提並論。偏偏母親還整天盯著一畝三分田,怕二嬸來爭奪什麼。只是這話卻也不能對小楊氏說,說了怕又是一場官司。她只能繼續安撫道:“您與祖母的關係更近,等七妹妹出嫁時,祖母定不會虧待她的。再說祖母最疼的還不是桓哥兒,肯定會把好的都留給他的。”

小楊氏聽了這話才露出了點笑容,只是沒維持多久又垮了下來,悶悶不樂的說:“現在最親近的可不止我一個了。韓姨娘天天都在她跟前獻殷勤,奉承拍馬的,再過不久,怕是我是誰母親都要不知道了。”

因蘇清嫻懷著身孕,蘇彥文和韓珺那件醜事便也沒有告知她內情,只說蘇彥文要納了韓珺到姨娘。所以蘇清嫻雖然覺得有些意外,倒也沒有別的想法。想著韓珺到底也是楊氏的姨外甥女,親近幾分也是正常。這個韓姨娘的身份不同往常,蘇清嫻只盼著母親能收斂點,別再把以前那些手段使出來,萬一出了什麼事,只怕祖母都不會站她那邊了。有心想勸小楊氏幾句,到底是父親的屋裡事,她一個出嫁女也不好多說什麼。今天光聽小楊氏抱怨也是心累。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