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丁雲即便要報復寧王。
也不會違背律法。
不過就算不違背律法, 寧王這幾百年造的孽, 也足夠他死個十七八次了。
所以最後他是妥妥的死刑。
等處理完寧王一脈,丁雲這才正式開始自己翻天覆地,徹頭徹尾的改革。
譬如全面推廣高產糧種靈米。
譬如開設全面免費新學教育。
譬如冊封鎮西王為西域國王。
對於普通老百姓而言,前面兩件事絕對是大事,也是他們最關心的事,但對於豪門世家,以及有比較龐大勢力的宗室王爺而言,最後一件事散發出來的光芒,足以遮掩前面兩件事,讓他們直接忽略前兩件事,只關注最後一件事。
所有人都在瘋狂探究發生了啥,鎮西王做了啥,怎麼就突然裂土封王了?
以及西域又怎會為鎮西王所有了。
而丁雲和鎮西王都沒有遮掩。
任由他們探究以及彈劾。
藉此機會,丁雲還正式推出了項新的政策,那就是《開疆拓土殖民令》。
裡面第一條就是,允許大周宗室以及大周國民往外開拓疆土,當開拓的疆土達到一定程度,便可上奏請示封王。
成為大周帝朝的藩國和附屬國。
宗室外拓疆土為藩國。
國民外拓疆土為附屬國。
這是這條命令的核心,而剩下的基本都是圍繞著這一核心內容的細則,包括但不限於丁雲允許的條件底線等方面因素,以及他們需要履行的職責義務。
總結來講其實也很簡單,無非就是限制大量遷徙人口,帶走資源,以及不管打下多大領土,都要認大周帝朝為宗主國,按時朝貢,若有背叛諸國共伐。
大體就是姬周那一套。
只是各方面限制要稍微多一點。
但即便如此,此令一出,所有有權或者有錢,又或者有勢的,基本都生出了些想法,而某些龐大家族,即便不準備全族出動,也打算分支,就是從家族裡分出一脈或者幾脈人,去境外打拼。
像什麼鎮東王鎮北王啥的。
更是積極響應。
一時間,大周帝朝內所有與戰爭相關的東西,價格都是猛漲,一些家族更是直接帶著奴僕便出動攻城略地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