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總有種助紂為虐的感覺。
不過今年才乾宇二百零二年,也就是說她這個父帝,還能再活十八年,所以丁雲並沒有急著給他延年益壽,只是坐在床榻上,繼續用精神力往生死簿空白副本上書寫,原身記憶裡的所有人。
這又不是死亡筆記,名字寫上去也不用擔心人會死,反倒還能讓丁雲準確瞭解某人的生平,分辨善惡親近啥的。
因此,丁雲自然是毫無顧忌的想到一個人名就往上寫一個,並且在寫到第七百六十四個人名的時候,總算藉著這金手指,艱難找到了殺害原身的兇手。
沒錯,生死簿空白副本寫上具體的人名,就能準確顯示出對方從出生一直到現在的完整生平這一特性,不要太適合查桉探兇,原身雖然對殺她的兇手一無所知,可丁雲不用想也知道兇手是兇手,幕後指使是幕後指使者,兇手不一定認識原身,原身也不一定認識兇手。
但是幕後指使者卻有很大機率是原身認識的人,要麼是文武百官,要麼就是宗室諸王,其中宗室的可疑性更高。
畢竟殺人這事也得考慮利益。
文武百官殺原身的利益,可遠遠沒有宗室殺原身的利益大,不管原身死不死,滿朝文武百官都不可能繼承帝位。
但宗室卻的確有這個可能。
特別是如今呼聲比較高的那幾個。
不過丁雲其實也不確定幕後指使者是不是原身認識的人,所以她只是抱著試試看的態度,把原身認識的人逐一寫上去,並只檢視對方最近幾天的生平。
沒想到她運氣不錯。
寫到寧親王周宇德的時候,他的最近生平裡有明確提到,六日前宗室私下裡秘密召開了一次會議,會議決定必須堅決一致聯合起來,反對立太女之事。
而寧親王周宇德卻覺得,必須斬草除根,才能讓他哥哥乾宇帝徹底絕望。
並早日立下繼承人選。
這樣一來,才能不枉負他從十幾年前就開始私下聯絡大臣,嚴格管教所有子孫,要求他們必須允文允武,仁善賢德,稍有妄為就要嚴格懲處,甚至不惜流放好幾個親生孫子,所營造的寧王一脈子嗣,俱是仁善賢德之輩的好名聲。
而他如此努力,用近乎於聖人的標準嚴格約束自家子孫後代,為的是啥?
為的不就是在乾宇帝選擇過繼子嗣的時候,力推自家廣有仁善賢德之名的子孫後裔上位,好在未來繼承帝位嗎?
這要是搞個帝太女出來,那他過去十幾年的努力豈不全都枉費了,不僅努力營造的好名聲枉費了,前期投入拉攏那些官員,乃至其他宗室的花費也同樣枉費了,甚至於還得擔心自家仁善賢德的名聲傳得太廣,惹得新帝忌憚啥的。
那可就真的是雞飛蛋打了。
所以,寧王想將自己子孫後輩過繼給乾宇帝的信念不要太堅定,而且他也是真的打算一條路走到底,因此他在四天之前,就徹底下定決心要弄死原身。
至於具體的暗殺人手。
他動用了他親生母親,已經去世三十年的羽太妃遺留在帝宮中的大太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