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雲大三那年,糧食總署迫於國家糧食庫存逐年降低,已經快要降低到最低警戒線,不得不再次修改糧票標準。
在此之前他們已經改過兩次了。
第一次修改的是糧票的範圍,最開始糧票只包括主糧,雜糧價格上漲,但依舊不限量購買,而修改之後,不論雜糧主糧,全部都被納入了糧票範圍內。
所有雜糧和主糧類食物的購買,也全都必須使用糧票,譬如豆製品等等。
蕎麥麥片之類都算在內。
就連豆芽都得使用糧票加錢購買。
第二次修改的是糧票的份額,這一次對糧票份額進行了再次細分,重體力勞動者為六十斤,腦力勞動者為四十到五十斤,就連男女都有所細分,男的份額降的少一點,女的份額降的多一點。
不過女的會多一份月事滋養補貼。
孕期份額也會適當增加。
總之就是儘量將糧票份額細分到個人最適宜的程度,縮緊糧食分配當中的一些可波動餘地,以求再次減少浪費。
而最新的修改,就是真的迫不得已了,只能再次削減每個人的糧票份額。
平均削減量在百分之十五左右。
另外就是肉票等票劵體系也開始推出了,因為肉食價格上漲的實在太過離譜了,離譜到了普通百姓已經快吃不起的程度,再這樣下去,局面將會演變成有錢人大魚大肉,不吃主糧也無所謂。
普通人只能勉強維持溫飽。
並且還有可能營養不良之類。
如今極端天氣那麼頻繁,人一旦吃不飽還吃不好,營養不良的話,很容易直接被極端天氣給帶走,這也是上面不得不考慮的問題,為了替多數人著想。
糧油總署只能繼續增加票券種類。
按照最科學的配比,以及保證不至於營養不良的最低標準,給每個人每個月發放固定的各類票據,並接管所有食品企業和行業,強制降低食物的價格。
這麼做雖然買東西有限制,必須要用各種票券,也不能買多,但至少價格降下來了,至少大多人都能買得起了。
比如說豬肉。
前段時間五花肉的價格已經飆升到了一百四十八塊錢一斤,這是普通的五花肉,不是黑豬五花肉,也不是什麼香豬精品五花肉,就是最普通的五花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