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便又有一位專家從另一個角度剖析起來,他的理論根基是在於海洋文明能擰成一條繩,對人類展開攻擊的核心在於智慧,只要破壞了他們的智慧。
那他們終將成為一盤散沙。
到時候自然也就不足為慮了。
“不行,這更不可以!
海洋生命有異能,我們人類這邊也有異能,海洋生命有智慧,我們人類的智慧還要遠超過海洋生命,這兩方面我們人類與海洋生命那邊的相似度是比彼此之間基因的相似度還要高的,一旦出意外,相關病毒很容易在席捲整個海洋生命文明的同時, 席捲我們人類社會。
這實在是太危險了。
病毒並不能百分百受我們控制!”
可能有人覺得這提議不錯,但也有人立刻站出來大聲疾呼反對,在考慮病毒對海洋生命的危害時,不能不考慮一旦失控對人類的影響,畢竟大家都生活在同一環境中,病毒失控誰都逃不了。
……
一番探討爭議之後,各國組建了幾十個新的病毒研究所,其中經過驗證對人類本身危害不大的研究方向,都放在了相對安全不容易被海族攻擊的區域。
而可能會對人類產生影響的。
則是搬遷到了太空研究站研究。
畢竟如今並不太平,放在陸地上研究實在是不安全,至於不研究,那也不行,有些手段可以不用,但不能沒有。
玉石俱焚,同歸於盡。
也好過被人滅絕不是。
況且他們還有太空站,還有人類基因冷凍庫,即便真的同歸於盡,那也只是星球上的人類與那些海族同歸於盡。
幾個太空站至少能保留人類火種。
可以說在這次會議上,人類其實已經做好了最壞打算,甚至於這次會議結束後,人類聯盟還連續召開了好幾次太空發展方向的會議,探討在月球上建立太空生存基地和改造火星的相關計劃。
人類不是沒有毀滅一顆生命星球上大多數生命的能力,只是因為他們也要在星球上繼續生活,所以才一直剋制。
可如果把他們逼入絕境的話。
有些事也不是做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