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昭帝對女兒也是真的寵愛,兩者關係很快緩和,甚至於平昭帝還在原身守完孝後,特地加封她為鎮國長公主。
並且實封了一個郡給她。
土地稅收都歸其所有的那種實封。
也就比裂土封王略遜一籌。
景國除去帝都和陪都之外,總共只有九州七十二郡,就是皇子封為親王一般都不會給實封,最多允許從封地當中抽取一部分稅收自用,至於封地的實際掌控權,依舊還是牢牢握在朝廷手中。
也就幸虧平昭帝特地加了點限制。
實封給原身的那個郡,只有在原身還活著的時候才有效,原身死後是不能傳承給她兒子的,到時候會收歸國有。
文武百官才不至於太過反對。
讓原身順利得到了一個郡的實封。
之後原身如何被人嫉恨就更不用說了,有些人甚至懷疑要不是原身是個女的,而是個男的,那可能都是太子了。
但不管別人是個什麼想法。
原身靠著她父皇的聖眷,日子過得那是份外逍遙自在,對待那些個與她同父異母的弟弟妹妹,也是充分展現了什麼叫做長姐如母,但凡得罪她的,沒有哪個沒被她教訓過,關係差的不得了。
而關係最差的,莫過於二皇子了。
因為二皇子是皇后的獨子。
雖然皇后已經被暴斃,但原身可沒忘了,是皇后差人害死她母親和她弟弟的事,要不是她深知自己不可能瞞過她父皇,害了二皇子,她早就恨不得弄死他,給自己沒機會出生的弟弟報仇了。
既然不能害他性命。
那也就只能欺負他,找他麻煩了!
而二皇子那邊,大機率也知道他母后的死不同尋常,甚至他母后臨死之前可能還告訴了他很多事情,並且把隱藏勢力之類的都給了他,所以他一直努力忍氣吞聲,裝作勢弱和被欺負的樣子。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原身大婚。
她父皇替她挑了個駙馬。
秦國公家的嫡幼子——秦旭鳴。
秦旭鳴雖然沒聽說有什麼才華,頗有那麼點文不成武不就的感覺,但好歹模樣相當不錯,本身家世地位也不差。
最重要的是十分守規矩,從不沾花惹草啥的,身邊連個通房丫鬟都沒有。
這點讓原身和平昭帝都挺滿意的。
於是理所當然的欽點其為駙馬。
出於愛屋及烏,平昭帝還特地把駙馬原本該得的爵位提了一些,從本該得的駙馬都尉,直接提升成了安平侯爵。
駙馬都尉實際是介於伯爵和侯爵之間的爵位,但因為這個爵位並不需要什麼功勞,所以含金量連伯爵都比不上。
甚至外人戲稱為軟飯爵。
平昭帝將其晉升為侯爵,絕對是相當的給原身做臉,也更讓世人知道他有多麼寵愛長公主,千萬不能得罪之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