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一晃就是小半年,很快便到了高考開始的日子,因為區域不同以及負責這方面的人才短缺等各方面問題,各地高考的時間以及方式,也有些差異。
以全國範圍而言的話,最早的十一月二十八號就開始高考了,最晚的十二月二十五號才結束,持續整整一個月。
具體年齡更是有一定的約束。
一般限定在二十五週歲以下,有能力特殊的,可以適當放寬到三十週歲。
至於有沒有結婚,反倒無所謂。
知青當中年紀最大的朱文熙,先前有說過三十二了,不過他的三十二實際上是虛歲,算週歲的話,只能說滿了三十週歲,但還沒有到三十一週歲,再加上村長幫忙,最終還是讓他有了資格。
不至於堅持了這麼多年一無所獲。
他要是最終不能參加高考的話。
恐怕會瘋吧!
但不管怎麼說,最終大王村的知青以及本地有資格參加高考的村民,還是全都順利報上了名,並且參與了高考。
考完後多數人是既自信又忐忑,自信的是大多數題都會,應該沒錯,忐忑的是即便都會,也還是會擔心結果啊。
畢竟這可關係著他們的未來。
不過不管他們內心再怎麼糾結,日子還是要過下去,時間依舊緩慢流逝。
沒多久就開始填報志願。
之後便是等分數以及錄取通知書。
即便他們大王村的知青和村民可能不是什麼天才,但至少他們複習時間足夠長,也有充足的複習資料,這一點就已經超過了八九成以上的其他競爭者。
所以,結果自然是毫不意外的。
全都考上了。
最差的也服從調劑,混了個師範。
最開始幾年高考,一般都是優先往師範學院輸送人才,因為那些年是真的很缺教師, 也缺少專業的教育人才, 如果志願上寫服從調劑,並且成績不算太差的,基本都是往師範之類的學校調。
這一點真的是有人慶幸,也有人懊惱, 慶幸的是有個學校念總比沒有好。
懊惱的則是真不想當老師的。
早知如此, 估計就不選調劑了。
但不管慶幸還是懊惱,事情終究無法挽回, 錄取通知書也開始陸續到達。
大家在興奮之餘, 難免還是有些離別的傷感,畢竟很多人在一起, 都已經相處十年了, 最少的也相處了兩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