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太后拉著丁雲一直聊了許久,還留她在慈安宮這邊吃了頓中飯,這才放她回去,並且派人給京城的勳貴傳話。
讓他們各家出些人參加駙馬甄選。
不出人就是不給她的面子。
順德再怎麼是女孩,那也是她兒子的第一個孩子,她的第一個孫輩後人。
第一肯定是會有些不同的。
為了長孫女好。
張太后插手干預駙馬人選很正常。
而丁雲回去後,則是繼續按照先前的計劃,在自己兩閨女學習的間歇,給她們講故事,潛移默化的改變她們的思想,最重要的就是讓她們明白,她們作為公主只要不造反,完全不用害怕那些個宮女太監,大不了就是把事鬧大了。
只要不造反,那麼最嚴重最嚴重。
無非就是被圈禁。
可是她們作為普通公主,如果出嫁之後不能管住女官嬤嬤,甚至於反被女官或嬤嬤管住的話,那她們和被圈禁也沒多大區別,所以主人公意識必須有。
很多人都是欺軟怕硬的。
你不能表現出軟弱可欺的姿態。
同時丁雲還教導她們,不用擔心自己的名聲不好,真要有人大肆的說她們的壞話,不用她們去做什麼,皇后或者太后為了自身利益都不得不幫忙控制。
即便名聲真的稍差點也無所謂。
她們還用擔心婚嫁嗎?
這根本就是毋須擔心的事情。
總而言之,丁雲壓根就沒想讓自己的兩個閨女做什麼名媛淑女,做什麼標標準準的,三從四德服從女戒的女人。
好不容易投胎混了個公主身份,要是還得一生都跟牽線木偶似的只能做允許做的事情,彷彿供在案桌上的雕像。
那這一生還有什麼意思?
丁雲就是要讓她們解放種種束縛。
開心自在的做自己。
當然了,與此同時,丁雲本身也沒忘了深入挖掘真人模擬修仙器的作用。
並且藉著空閒時間努力修煉。
以及陪太后聊天打發時間之類。
最開始,是丁雲一直在聽張太后的傾訴,後來有次丁雲隨口跟太后說了個民間故事,先前的局面就發生了轉變。
變成太后沒事就把丁雲叫去。
想聽精彩的故事。
別看張太后貴為太后,可實際上她的娛樂也相當少,平日裡無非就是聽聽戲看看戲,看看話本之類,再不然就是聽八卦,除此之外沒有其他娛樂活動。
而且她聽的戲和看的話本,稽核的比河蟹總局還嚴,庸俗的,反映民間疾苦的,悲劇結局的之類通通都不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