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大理寺丞迅速入宮啟奏,沒多久,長公主狀告四位皇子的事就傳的沸沸揚揚了,不僅宮裡的人大多數都知道了,就連整個長安的人都基本知道了。
這當中雖然少不了丁雲推波助瀾。
但這件事本身就極大。
也特別引人注目才是問題的根源。
這年頭娛樂向來稀少,平日裡東家長李家短的都特別吸引人,又更何況皇室的熱鬧呢,就是想低調點都不成啊!
而且這種事不僅百姓很感興趣。
百官勳貴又何嘗不八卦?
皇宮裡,獨孤瀟的旨意還沒有出來呢,大理寺外面就已經圍滿了人,有附近聽到訊息,趕來湊熱鬧的居民,也有一些百官勳貴收到風聲,派過來打探情況的下人,還有皇子派來一探究竟的。
總之,那是熱鬧的很。
過了許久大理寺丞才從皇宮回來。
並且帶來了獨孤瀟的旨意,總體來講就一個意思,讓丁雲進宮,他也會把涉案的幾個皇子都叫進宮中當場對峙。
說實話,這個結果丁雲是不太滿意的,她更希望是獨孤瀟過來,直接在大理寺這邊開審,甚至於開放大理寺,讓百姓們全都進來,觀看審案才更好呢。
可惜她也知道這想法不太可能。
家醜不外揚的道理普通人家都懂。
又更何況皇室呢!
最重要的是,她現在接旨進宮還是受害者,可要是抗旨不遵的話,那她就不是完美受害者了,惹急了獨孤瀟,丁雲相信,他真敢先治她個抗旨不遵罪。
所以即便丁雲心裡不是很滿意。
最終也還是沒說什麼,當場接旨。
然後就離開大理寺進宮了。
等丁雲順著宦官指引,進入長安宮側殿的時候,抬頭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臉色不是很好的獨孤瀟,與此同時還能看到左右兩側站著不少大臣,至此,丁雲才滿意的趕緊大步上前,恭敬行了禮:
“臣見過父皇,父皇聖安!”
在去大理寺之前,丁雲就已經提前做了很多準備,比如說特地選了一個獨孤瀟並不是開朝會,但也的確要與不少大臣共同協商國事的日子和時間,再比如說,特意將相關資訊遞給了沒有被她告的那幾個皇子,正是因為丁雲提前做了這些準備,如今局面才會合她心意。
才會有不少大臣勳貴。
乃至於皇子或宗室,俱在此處。
不然哪這麼巧,不年不節的又不是大朝會,這麼多大臣都在,而且,要是沒這些大臣勳貴在的話,丁雲用腳趾頭想也知道,獨孤瀟肯定會想辦法把事情壓下來,就連理由,丁雲都已經替他想好了,那就是家醜不外揚,有傷國體。
好在謀劃一切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