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疑惑,屬於意外。
再一場人等再不想承認,那也只能承認,並且大多數人此時都已經猜到。
陛下的死恐怕沒那麼光明。
這個隱情不好說,也不能說。
但不管怎麼說,矛盾是基本平息了下來,之後一切都是按程式來,按程式開始敲喪鐘,開始哭喪以及安排國喪。
皇陵也得抓緊時間修。
動用勞役修。
晉安帝根本沒想到自己會死的這麼早,所以他的皇陵雖然早在十幾年前就開始修了,但一直修的不是很著急,此時才修了一半,要是還按過去速度修。
那他的棺槨得在宮裡停十幾年。
這自然是不行的。
所以得抓緊時間快點修。
即便四十九天內修不完,那怎麼著也得在一年半載之內修完,不然時間拖太久,恐怕說出去都有些不太好聽啊。
當然了,這些跟丁雲是無關的,守靈之類的也用不著她這個輩分比晉安帝高好幾倍的長輩來守,她在參加完百官勳貴以及所有命婦,皇后太子本人都要參加的那場哭喪大典後就沒再出現了。
只要留在自己宮裡守國孝就行。
這也是皇后和太子特許的。
甚至於皇后和太子還特地找了幾個太醫專門在丁雲的宮殿守著,生怕丁雲出啥意外,畢竟要是皇宮裡的百歲人瑞老祖宗,因為要參加晉安帝葬禮而被折騰去世,不但他們不知道會被罵成什麼樣子,對於晉安帝的名聲也有所影響。
再加上晉安帝死的本來就不是特別光彩,連死因都不好對外說,最後皇后和太子更是索性把所有超過六十歲的老命婦,老太妃之類,全都打發回去了。
懷孕體虛的也都打發了回去。
權當是給晉安帝祈福了。
也正因如此,這一次國喪辦的相當安生,很多大臣勳貴包括命婦,雖然有被折騰,但至少沒人死,私下還都在傳皇后仁慈,太子仁善,必是仁君等等。
看看,上位者施恩多簡單。
給他家哭喪不死人就是大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