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傢伙跟丁雲搞這些陰謀算計。
可真是找錯了對手。
……
自秋分結束那日開始,各大諸侯王便陸陸續續的來到了洛陽,就連魏王都趕緊禪位給自己的嫡長子,讓自己嫡長子過來,生怕不來自己僅剩的那一口氣都保不住,真的得徹底見后土娘娘了。
然後他們也是直到親自來到洛陽。
親眼看到洛陽城的繁華景象。
這才不得不承認時事變遷,洛陽城現在確實比他們經營了幾百年的各國國都都要繁華的多,這些繁華景象,市井喧囂猶如一根根刺,深深的扎進他們心裡,將他們這些年升起的自傲都扎破。
除此外,更多的就是生出無力感。
其中又以齊國國君最痛苦。
畢竟齊國國君這些年為了招攬人才可沒少下功夫,又是建造稷下學宮,又是給一些沒有貴族身份,但有才華的人官職等等,可折騰了這麼久,齊國綜合國力的提升依舊跟周國這邊沒辦法比。
雲泥之別。
怎麼不痛苦……
不過吧,不管這些個諸侯王是驚訝驚喜,還是恐懼擔憂,反正丁雲還是按計劃把他們都安排進諸侯院當中居住。
並通知他們先在這住著,等人都到齊了,最新一輪的朝貢大典才會開始。
各大諸侯已經有很多年沒有過來朝貢了,別說人親自過來了,就是送東西的次數都少,可能難得哪天,或者說哪一年高興了,才會稍微送點東西過來。
說句不好聽的話,現在周國朝堂上的那些個大臣,都不知道朝貢大典長什麼樣子,還得翻過去的古籍現場研究。
況且現在本來就還沒到當初定好的日子,是他們自己膽子小,怕死,提前過來的,讓他們等著不要太理所當然。
又大半個月後,也就是丁雲給他們定的最後期限的前三天,各大諸侯便全都來齊了,緊接著當然就是朝貢大典。
是不是跟百餘年前的大典一模一樣不好說,反正是太師太傅他們按照周國典藏館裡面的古籍記載復刻出來的,想來就算不是一模一樣,應該也能相似個八九成,大差不離。況且,他們周國百餘年沒辦過朝貢大典,這也意味著其他諸侯國同樣百餘年沒參加過朝貢大典。
估摸著對此都不是很熟悉。
湖弄湖弄沒問題。
等所有諸侯王都對著周景王行過大禮,獻上各自應該朝貢的東西后,周景王才按照丁雲先前的指示,乾咳聲道:
“念在爾等如今國土遼闊,國都距離洛陽又過於遙遠,若是年年如此,頗為勞民傷財,所以此後諸侯王齊至的朝貢大典十年一次就行,平常派個公子或者大臣將東西送來便是了,對了,若是哪日我禪讓或者崩殂,新天子繼位那一年的朝貢大典,你等也必須親至獻禮。
另外,母后欲建天子學宮。
教授天文地理,工匠技藝,如今洛陽當中售賣所有東西的一切原理,都有所教授,念在爾等此時尚能守禮,按時到來的份子上,給爾等諸國,每國一百人的名額,待會兒會給你們每人發上一份教材和試卷,爾等自己帶回去教授並順帶著考核,所有想要進入天子學宮學習的必須在不作弊的情況下考核成功。
母后不喜歡蠢人。
更不喜歡自作聰明的聰明人。
明年開春,記得按時過來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