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吃完諸侯院特別提供的豐盛早餐之後,公子喜便迫不及待地趕忙將眾食客和內臣,都招了過去。
然後眾人直接忽視了邊上的座椅板凳,而是在暖閣按規矩各自跪坐下來。
靜候公子喜先說話。
“昨日所見所聞,顛覆想象,外界傳聞是半點不虛, 這諸侯院裡也是奇思妙想,便利非常,怕是當年商紂所享受的最多也只佔個多,尚不如這般舒坦。
酒池肉林,不過酒多肉多。
遠比不上這邊的種種美食和美酒。
可若說窮奢極侈,倒也算不上,只能說是多下了許多精巧功夫,各種工具發明之多, 幾乎能堪比上古黃帝, 我等追求治國之策,仁義之道是否走偏了?
希雲夫人所作所為,似乎都只與工藝技巧有關,而施仁政和勸農耕桑之類的舉措,卻遠遠比不上希雲夫人改進某一項工藝所帶來的改變大,光是曲轅犁這一項發明,便足以讓普天之下的百姓用更簡單更省力的方法耕種遠超過去一倍以上的田地,這其實就相當於變相的使得全天下的糧食產量,翻了整一倍。
能夠多養活許多許多人。
這是施多少仁政都無法做到的吧。
我現在心有點亂,你們各自暢所欲言,說一說自己的想法,由我斟酌。”
此時尚處於百家爭鳴初期,大家對於如何治國,如何強盛都各有看法,同時大家也更為相信實踐,某個學術理論只有真的有用,真的使得國家變得強大了, 才能為人信服, 否則那就是胡扯。
所以並不存在鄙夷工匠的情況。
此時丁雲透過自己的種種舉措,將周國洛陽變得如此繁榮昌盛,在公子喜看來,無疑意味著丁雲的所作所為是對的,是的確能夠增強國力的正確措施。
這使得他開始反思起自己。
反思自己過去的認知是否有誤。
“公子,您可別被洛陽城此時的繁榮鼎盛假象矇蔽了眼睛,洛陽城的鼎盛實在是太過於狹隘,也太過於特殊了。
商人重利輕別離。
若是一個國家處處重商的話,恐怕用不了多久,國人必將處處言利,事事談錢,為了錢財,踐踏法律也不惜啊!
最重要的是重商輕農,還會使得國人都不去耕種土地,轉而做工經商,一旦出現天災,恐怕不知得餓死多少人。
洛陽城現在看似鼎盛繁榮,但危機早已潛伏, 據我所知,如今整個周國境內幾乎已經沒有多少田地在種糧食了。
那些田地要麼建了工廠,要麼種植了水果蔬菜,乃至於養殖了一些牲畜。
用以供應洛陽城內的消耗。
而糧食,則是全靠從他國採買。
如今交通順暢,周國能夠順利的從周邊國家購買到糧食,自然沒有什麼問題,可一旦周邊諸國也發生天災,無法再賣糧食給周國,到時候他們現在售賣的這些玻璃香皂等物,可無法充飢!”
一察覺到公子喜有模仿周國施政舉措的想法,眾食客中立刻便有人行禮勸說,邊上的其他食客也積極踴躍發言。
“公子,大國與小國不同,擁有數百萬人口的國家和只有幾萬人口的國家不同,擁有上百座城池的國家和只有一座城池的國家也不同,不可相提並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