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司馬懿被黑衣禁軍拉出門外,推推搡搡的行走在洛陽城中大道上,沿街的居民見這麼長長的黑衣禁軍隊伍,押著司馬懿一家人行走,紛紛擠在大街兩邊觀看。
司馬懿和他的兩個兒子以及家裡的所有人,都不知道自家犯了什麼大罪,偶爾問問官兵,得到的回答都是大聲斥責,沒有一個給與好聲氣的。
司馬懿見了,也不敢再多張口追問,只好忍受著窩囊走路,但是,此時司馬懿問心無愧,總覺得朝廷不知道什麼原因誤會了自己,所以就打定主意,到了衙門,一定好好申訴自己的怨屈,相信朝廷不會錯待自己這個好人。
就這樣,司馬懿爺三個被衙門分別壓在大牢裡邊,相隔幾重牢房,誰也見不到誰的身影,誰也聽不到誰的聲音。
到了第二天,衙門開堂審訊造反逆賊,司馬懿就被押了進來。
司馬懿進到大堂以後,還是以為自己無罪。之前都是自己審訊罪犯,今天還是不把自己當作罪犯看待,所以進了大堂以後,就一直直撅撅的站著,看著案子後邊的幾位判官,剛要張口問話,冷不防後邊的衙役飛起一腳,踢到腿腕子上,只聽得撲通一聲,這倒黴的司馬大將軍就一頭撲在地上。
這時候,衙役又過來,伸手拉起司馬懿來,把他整理成了跪姿,這才聽得堂上的判官大喝一聲:“逆賊,報上姓名來著!”
司馬懿一聽,急忙報道:“老臣司馬懿,不知自己犯了哪家王法?”
只聽得審判官呵呵一笑,繼續問道:“司馬懿,你可知罪嗎?”
“老臣實在不知。”
“嗯,回答得好。你只知道造反,哪裡知道造反是犯罪?要是知道是犯罪,你就不會造反了吧?”
“老臣從來沒有謀劃過造反。不知大人所說的造反是指的誰?”
於是,從這天開始,一連幾天連堂會審,司馬懿一直咬牙堅持自己沒有造反的念想,直到判官出示了孟達的誣告信,司馬懿還是連聲否認,說這兩封信,就和半年以前滿洛陽城張貼的誣告自己造反的告示一樣,“那都是蜀國間諜造的謠言,目的是離間老臣和聖上的關係”。
判官見司馬懿一直不肯承認,就將孟達引進來和司馬懿對質。
這孟達也是那能夠分清輕重緩急的人物,知道這時候這場大堂對質,直接決定了張猛大事的成敗,於是,咬定牙堅持這兩封誣告信是司馬懿派人送給自己的。
判官員見司馬懿至死不肯招供,只好根據魏主曹睿的口諭,要嚴加拷問司馬懿,於是就對司馬懿動了刑,先是打板子,司馬懿不招;接著用鞭打,司馬懿還不招;又用烙刑,把司馬懿渾身用烙鐵燒得遍體鱗傷,司馬懿還是不招······最後,把司馬懿折騰得只剩下一口氣了,司馬懿忽然明白過來:“不招,眼見得就被折磨死了;倒不如屈打成招了,留下性命,等待以後,說不定有時機翻供。”
於是,在下一場刑訊逼供中,司馬懿熬不過酷刑折磨,就假裝承認了自己確實有謀反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