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以為就天星基金會的人過來投資,沒想到還有一幫大老闆要過來考察安桂省的投資經商環境。
沒說的,先把這些個肥頭大腦的土老闆忽悠住再說。
政府為此專門成立了一個臨時部門“招商引資辦公室”,整天帶著這些土老闆四處遊蕩,除了吃吃喝喝還是吃吃喝喝。
其實,這些土老闆、暴發戶,才是目前最適合安桂省的投資商。
他們這些人中,有做糧食生意的、砂石生意的、木材生意的、古董玉石生意的......
雖然說出去不怎麼好聽,但真的是非常對安桂省的胃口。
安桂的工業基礎十分薄弱,每年第二產業的稅收,還不到第一產業的百分之四十。
至於第三產業,額,就讓我們忽略它吧。
這些土老闆要是能來安桂投資開廠,能夠極大地增加安桂省的稅收。
稅收增加,地方政府手裡有了錢,才能對基礎設施進行大規模的升級改造,營造更好的投資經商環境。
還別說,本來這些土老闆只是礙於情面,受李爾福的邀請,過來玩耍的,但安桂省政府派來的人,都快把他們供起來了。
正所謂拿人手短,吃人嘴軟。
土老闆們也是要臉的,有不少人都決定嘗試在這邊投資。當然,也有不少決定再觀望觀望,少數幾人則表示完全沒有興趣。
安桂省政府一匯總,發現這些土老闆們一共投資了五百多萬港幣,雖然心裡略微有些失落,但也沒有多少不痛快。
畢竟細水長流嘛。
再說了,不是還有不少土老闆在觀望嘛,只要讓他們看到先在安桂投資的土老闆賺了大錢,就不信其他土老闆不上鉤。
“嗯,接下來政府的經濟工作就圍繞如何讓投資商賺錢來展開好了”,安桂二號領導對著身邊的人說道。
陸坤在家裡躲清淨,卻不知道外面的輿論幾乎是已經沸反盈天了。
總共兩千萬港幣的外資投資,讓安桂在西部兄弟省份之中露了個大臉。
安桂省內的報紙,更是把這次外商投資事宜,稱呼為安桂“改革開放的一大步”,把西部地區的兄弟省份遠遠地甩在了後頭,最終得出了安桂投資經商環境優越的結論。
見鬼!
安桂省山多林密的,正經點的路都還沒幾條,哪有什麼投資經商優越性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