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坤和李爾福這胖子倒是相談甚歡。
當然,這只是表面情分。
陸坤有求於李二胖,想透過他,搭上外資的線,給華超市系披上一層港資的皮。
別誤會。
陸坤可不是想讓這李二胖入股華坤超市,只是想讓他幫忙,給劉麗萍弄個港人身份。
一旦劉麗萍有了港人身份,陸坤完全可以在香港給劉麗萍註冊一個皮包公司,再以這個皮包公司的名義對華坤超市進行少量的增資擴股。
這麼一頓操作下來,華坤系就有了港資背景,既可以享受到政府的各種減免稅政策,又不用擔心華坤超市的話語權、控制權旁落問題。
有了政府對華坤超市的大幅度減稅免稅政策,華坤超市的成長速度也會大大加快。
另一個,讓劉麗萍獲得港人身份,也是為了保留一條後路。
中國有個詞叫“秋後算賬”,更有個詞叫“殺豬”。
日後陸坤或是華坤超市真要是得罪了得罪不起的人,劉麗萍的港人身份最起碼能保住自己和孩子的性命。
這並不是危言聳聽,更不是杞人憂天。
陸坤跟風炒作沙姜價格這事,到底是個隱患,上邊的大人物真要是較起真來查他,最後的下場恐怕並不會比深陷牢獄之災十餘年的h氏首富好多少。
這是一個無序的時代、野火燃燒的時代,“政”指揮槍指導著社會的一切。
非法經營罪、內幕交易、洩露內幕資訊罪、單位行賄罪......
有同樣罪行的商人,那雙無形的大手隨手一撈都能攥出來一大把。
但偏偏......
行賄的蹲了牢獄。
受賄的快活逍遙(進了監獄,工資正常發放)。
……
至於陸坤為什麼不給自己搞個港人身份,想想這個時代港資資本蝗蟲般入境,到最後幾乎全部湮滅的結局就知道了。
外來資本,是註定了要被逐漸邊緣化,無法發出屬於自己聲音的。
......
這李二胖常年來往於廣州、香港、東南亞三地,應該建立了不少的人脈關係,說不定有能弄到香港身份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