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坤在熱情地招呼客人,不經意間瞥到一個熟悉的身影。
那是隔壁村的李二牛,前世村裡人口中那個不種地的“懶漢”。
陸坤雖然與他交集不多,但對他的一些事情還是清楚的。
李二牛的背有些駝,面相看著很是蒼老。但實際上,他今年應該還不到四十歲。
他的手裡拿著一杆鏽跡班班的秤,臉上看誰都是一副笑眯眯的模樣,只有一雙渾濁的眼珠偶爾露出精明的光芒。
前世這李二牛雖然沒有做出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業,但也舒心地活了一輩子。
他剛發達的那會兒,村裡一些人瞧不得他那副洋洋得意的嘴臉,都不禁在心裡酸他吃棗藥丸。
可這李二牛不單沒有完蛋,還越過越好。
做菜販子掙了錢,立馬就在鎮上買了地建了三層樓高的樓房。
第一層做了商鋪,開了個批發鋪,請了工人,自個兒當起了老闆。
之後網咖興起,李二牛又把二樓改成網咖。一家子吃住都在三樓。
雖然後來他這網咖因為火災隱患的問題被吊銷了網咖證,但也掙了好幾年的快錢。
1994年,全國村鎮居民社會保障制度一推開,李二牛就開始交費,成為整個平安鎮上第一個給自己交社保費的個體戶。
李二牛娶了個很能生養的媳婦,給他生了三個兒子兩個女兒。
直到李二牛六七十歲的時候,他的幾個兒子女兒們也沒什麼出息。
李二牛在家中的地位就像是舊社會地主家裡的老太爺,簡直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兒子女兒、孫子孫女們都恨不得把他供起來了。
李二牛在貴A縣有十幾套房產、好幾個商鋪,只租不賣,每個月的出租租金加上養老金,比幾個兒子孫子兩三年的收入還多!
“嘿呦,二牛兄弟,你也來這混飯吃了?”陸坤送走客人後,郎聲笑道。
李二牛一怔,好一會兒才認出陸坤來。
“哎呦,是坤子啊!”李二牛的大嘴咧得更開了幾分,心裡卻覺得有些驚奇。
李二牛之前還下不定決心出來找條出路,但聽了村裡人談論隔壁村之前那個“混子陸坤”的事兒才咬牙決定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