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粑粑,我也要一個玩兒。”
二丫兒含著手指頭,聲音糯糯地開口。
“成成成,也給你一個,先吃飯吧。”
這回劉麗萍倒是答應得挺爽快的。
飯菜很簡單,糙米、素菜。
這個時候的米,因為碾得不太好,一般都比較碎,穀殼也比較多。
劉麗萍節省慣了,洗米時不大舍得讓孩子多擦洗兩遍,故而飯煮熟之後顯得有些發黃。
大人和孩子們也沒有嫌棄的意思。
畢竟。
就家裡現在的光景,想要頓頓吃飽飯,那真的是奢望了。
前些年還好,公告糧繳得少,幾乎家家戶戶有餘糧,實在吃不完還可以養牲口或者賣出去換倆錢。
但從去年開始,公告糧繳納數目就上漲了不少。
陸坤很清楚,農村最艱難的時代就要來臨了,要是闖不出去,窩在偏僻的山溝裡,還有的是苦頭吃。
以前是農民們搶著上交公告糧,心甘情願地為國家做貢獻,接下來的那幾年就是農村萬家哀鳴。
公告糧翻倍地往上漲不說,各種名目複雜的攤派更是數不勝數。
種一年的糧,交完公告糧,只剩下汪汪淚眼。
甚至有好些收成不好的,種了一年的糧,自個兒還沒吃上一口,就被強制上交併倒欠鄉里一大筆數目的糧食。
各種名目的義務工,更是多到讓人頭皮發麻。
光是修渠,一年就得兩次,每次都得三四天。
各種修路、建學校、築水壩、修水電站……
一年裡就得做一個多月的“義務”任務。那真的是自備乾糧,光著膀子咬牙幹。
三提五統的時代已經拉開了序幕,再不早點跳出去,還不知道捱到什麼時候才有機會。
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這邊政策還沒那麼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