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新糧鄉就是這個時代的縮影之一。
1985年,糧食和棉花取消統購統銷的制度以來,農村經濟就開始急轉直下,短短几年時間就迅速惡化。
隨著國家的方針政策轉向,朝著工業體系進一步傾斜,幾乎所有地方政府的糧食收購專用基金都不夠用。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地方糧站錢不夠,但任務卻沒比以前輕鬆,這主觀能動性一發揮出來,簡直就跟釋放魔鬼一樣,把“打白條”這事兒做得堂而皇之。
“唉,苦了老百姓。”
竹竿雖然為工程隊終於接了個大單子高興,但也為新糧鄉的老百姓暗道不值。
他跟新糧鄉的老百姓聊過,這兩年公告糧的數目已經翻倍地漲了,交了農業稅,家家戶戶存糧都不多,從嘴縫兒省出來的那點兒口糧,本打算置換點兒生活必備的物資,到頭來卻拿回一張張白條子。
陸坤沉默。
這是普遍存在的情況,哪怕時代的車輪再往前滾動十年,依舊無法根治。
陸坤把竹竿送到門口,也不去想那有的沒的,轉過身就壓下自己沉重的心情,和幾個孩子嘻嘻哈哈。
帶大丫兒、二丫兒去報名的事兒都是依著慣例,索性到學校的時候,陪著孩子來報名的家長還不算多。
二丫兒雖然和班主任不對付,時常鬧翻,但還是聽了陸坤的話,跟老師道了句新年快樂,然後踮起腳尖把寒假作業遞到視窗。
可惜,儘管二丫兒今天表現得相當乖巧,但班主任還是揪著她的小辮子不放。
畢竟跟家長當面告狀的機會可不多,錯過這個村可就沒這個店了,不好好把握,那不是浪費寶貴的家校交流機會了麼?
陸坤走上前,全程認真地聽著二丫兒她班主任耳提面命一番,離開的時候臉都快笑僵了。
大丫兒就省心多了,學校裡有名的乖乖女,從小就是別人口中的好孩子,老師囑咐了兩句就放心地讓陸坤帶著她回去。
“瞧瞧姐姐瞧瞧你,能不能少惹點糟心的事情?你能不能別那麼虎,有點兒女孩子的樣子。”,陸坤捱了她班主任的訓,這會兒心裡有點不痛快,給二丫兒開啟車門的時候,瞪了她一眼道。
班主任不說,陸坤還真不知道二丫兒還有那麼多光榮事蹟。
誰家女孩被老師罰站了,還從三樓攀著樓道邊的梧桐滑下來的?!
這麼能,你怎麼不竄天吶!這麼危險的事兒也敢幹!
陸坤想想就更頭疼了,大丫兒還有一個學期就小學畢業,到時候二丫兒沒人看著,陸坤這心是真放不下來。
妙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