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代,都說“要致富,先修路”,可關鍵這路怎麼修,錢打哪兒來,就是關鍵。
政策是“火車頭”,有了政策託底,政策導向,發展才能快起來。
安桂作為一個相對落後的地區省份,臨邊臨海,內河水網豐富,地理位置優越。如果能有好的政策驅動,經濟民生飛速發展不成問題。
可安桂的牌卻越打越爛。
國家對安桂的政策支援力度十分有限,與此同時還經常搖擺不定。省裡幾乎是每換一次班子,都把前人辛苦打下的架子給推倒,另起爐灶。
再好的底子,都在這一次次推倒,另起爐灶的折騰中被消磨殆盡。
到最後,只能繼續窮,然後想改變卻什麼都做不了,折騰剩下一點旅遊業底子。
陸坤吃飽喝足,停下筷子。其他不少人都離席了。
有人在打包剩菜,劉老根也在打包。他不打包那些肉菜硬菜,反而專心地用個乾淨的塑膠袋子,把花生、脆豆裝起來,打算留著哪個閒暇的午後再拿出來,當做下酒的小菜。等他收拾得差不多,李秀琴才出來喊他進屋商量事。
屋子裡沒外人,陸坤要出錢給岳父岳母二老建棟房子的事情,在座的人已經先劉老根一步知道了,初時被震得說不出話來,但經過一段時間,總算是把這個訊息消化掉了。
“建新房?”
劉老根一驚一乍,心砰砰得跳個不停。
“您不樂意?”,陸坤緊緊盯著他臉上的表情,生怕他又拿什麼不該由女兒女婿養的論調來把這事兒給攪和稀爛了。
然而,讓陸坤意外的是,劉老根臉上既沒有狂喜,也沒有狂怒,反倒像是有些呆滯。
劉老根嘴巴張了張,沒發出任何聲音。
他還沒說同不同意,但眼中卻有尋常時候難得一見的急切、興奮、驕傲、自豪等情緒。
他年輕時候也愛做夢,期待著努力掙公分掙錢,全都不花攢起來,討老婆生娃,生他娘一大堆,子子孫孫無窮盡,只要自己活得夠長,總有他風光的時候。
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劉老根心裡有點兒譜兒,雖然稱不上橫草不沾豎草不動,但真論起吃苦耐勞來,也有的是人遠勝於他。
“女婿問你願不願在村裡頭重新起棟新房子呢?專門修好給我倆住的。”李秀琴見自家老頭犯愣,翻了個白眼,沒好氣地提醒了一句。
李秀琴對自家老頭子是有意見的,平常時候什麼事兒,他都聽她的,即便是嘴上反對得兇,過不了多久就會鬆口。可上次跟他提了老兩口到城裡住的事兒之後,這老頭就一萬個不同意,倔脾氣上來了,威逼利誘的招兒全都沒用。
李秀琴是喜歡城裡的,城裡新鮮玩意多,很新奇,日新月異。平時要買什麼東西都很方便,有個頭疼鬧熱的,直接就坐車去醫院,也犯不著在鄉下自己四處求醫問藥。她在城裡也有不少玩得來的姐妹,經常越一塊去買菜,晚飯過後一起跳探戈。
“那就建唄。”
劉老根嘴巴動了動,聲音很低,但卻確保場中每一個人都能聽到。
他不喜歡城裡,覺得那兒太鬧、太壓抑。
當然,他的內心深處也怕別人看不起他是農村來的,嫌棄他行為粗鄙沒什麼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