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0年代初期,隨著改革開放的逐步推開,引發的下海潮、以及外資湧入,在京城逐漸形成了一個非富既貴的群體。
這個群體的主要組成成分大致包括世界500強企業中國區的高官、港澳臺富豪、新興大型民營公司老闆、諸大使館大使、學界名流、政界高官等。
在這個時代背景下,私人俱樂部由於具備較高的‘逼格’、隱秘的特質、輕鬆的氛圍等諸多特點,為政、商、學界諸多人士所喜。
陸坤前世之所以沒進入這些個私人俱樂部,倒不是不夠格的原因,主要是他發家的晚,等他有資格的時候,這些團團夥夥早被掃滅,不復盛況,只是偶爾聽一些商界老前輩隨口提起。
在私人俱樂部最為時興的時候,京城有四大會所,分別是長安俱樂部、京城俱樂部、美洲俱樂部、中國會。
其中京城俱樂部的資格最老,早在1994年便率先成立,成為四大會所的帶頭大哥。
隨後,1996年,長安俱樂部與中國會相繼開業。
至於美洲俱樂部?
這個後起之秀是進入新世紀後成立的,好像是成立沒幾年,因著政策原因,就連帶著其他幾個著名俱樂部逐漸被取締或自動摘牌。
陸坤接到的京城俱樂部邀請函,號稱”中國第一富人俱樂部“,其吸納會員的主要群體便是商界人士,倒是沒其他會所那麼講究資歷,反倒是對身家、事業,看得重一些。
雖然記得不太清楚,但他可是知道的,香港李家的那位工資李澤楷,便是京城俱樂部的會員,其父李嘉誠,則是長安俱樂部的會員。
陸坤知道,他這是入了有心人的眼,向他丟擲橄欖枝了。
雖說私人俱樂部這玩意日後會被嚴厲打擊,但眼下離著還遠呢,若是加入了,可以獲得無窮的好處,結下無數真正有大用處的人脈。
大不了日後看風頭不對,直接退出不就得了。
這些俱樂部倒了之後,依舊有新興會所替代,只是漸漸淡化了色彩,不再那樣張狂高調罷了,要不然香港馬會會所、江南會之類的也不會存世到他前世晚年,依舊屹立不倒。
......
......
快到傍晚的時候,陸坤接到了石頭的電話,跟他聊了幾句,隨手拿起衣架上的大衣,硬著頭皮衝給孩子解書包的劉麗萍道:“那個,晚飯不用給我留,我出去吃。”
“怎麼了?”劉麗萍關心道,與此同時還有一種隱隱的懷疑。
她都說不清楚這種懷疑是怎麼來的,就是覺得進入更年期之後,整個人貌似變得愛疑神疑鬼了。
就怕自己男人膩了自己,出去偷腥。
陸坤有種翻白眼的衝動,“是石頭喊我去喝酒吃肉,這你還有什麼不放心的。”
劉麗萍撇撇嘴,低聲呢喃道:“就是他喊你出去我才更不放心呢。”
石頭什麼人,誰不清楚,經常出入的地兒,說出來都會被大和諧。
‘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只是傳說,真個要是狐媚子使盡手段,哪怕是再潔身自好的男人,說不定都會失守。
“神經。”
陸坤聲音揚了揚,沒好氣道,“石頭昨兒個剛從深市回來,今兒個我們老兄弟聚一聚。同不同意我去,一句話!”
當著孩子的面呢,玩著這種深情默默的戲碼,總讓人覺得怪不得勁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