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我還準備以年薪50~70萬美元聘請一位外國顧問。”
“外國顧問也用不著那麼高的工資啊!”黃明博倒吸了一口涼氣,咂舌道。
與此同時,心裡酸得都跟吃了兩個檸檬似的。
尼瑪,他作為公司的一號副總,年薪都沒高到這個程度。
陸坤一攤手,“沒辦法,不捨得給錢,人家不來啊!”
這是沒辦法的事兒,如果不能開出人家在歐美近雙倍的工資,人家才不願意千里迢迢來中國工作。
而且他擔心的是,即便是開出高薪,也吸引不到真正的頂尖人才加盟。
這是很現實的問題,錢多到一定程度,那就變成了一個概念。
後世同樣如此,能夠吸引行業頂尖人才去非洲工作的,絕不是普世情懷,而是實實在在的豐厚待遇。
要想招到厲害角色,一個是錢要給夠,另一個則是要讓人家工作得開心。
錢當然很重要,但卻不一定是最重要,有能耐在哪兒都能混得開的,人家可能更注重幹得開心。
“咱們要請就請好的,請大師級的顧問,從國外頂尖的飲料企業那裡挖人!”陸坤語氣堅定道。
康師傅集團目前也就要黃明博算是比較拿得出手的人才,即便是放到國際一流食品生產企業裡,也算是頂尖人才。
但他兼顧太多,難免在某些問題上有所疏漏。再加之眼界的問題,在處理某些問題上,難免不夠妥當。
康師傅的體量強是強,但陸坤也沒妄自尊大到可以與國際一流食品飲料品牌比肩的地步。
這其中的差距實在是太大了,不是一個銷量資料就能說明問題的。
康師傅集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壯大,與自身的積極進取有關,更與時代大勢有關。
這是一個暴利的時代!
但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暴利時代終究會過去,微利時代終將來臨。
康師傅想要活下去,那就得做好由暴利時代向微利時代跨越的準備,進行及時轉型。
隨著社會發展程度逐步提高,康師傅集團也會無可避免地面臨與其他國際大牌廠商相同的瓶頸,那就是生產成本迅速增加,甚至高到將企業利潤壓縮到微末的程度。
做實業與做金融、網際網路不同,實體企業每年有10%的淨利潤,都稱得上是暴利、黃金時代,而金融、網際網路一年沒有百分之百的利潤,都算失敗。
網際網路企業可以以幾十萬、幾百萬的成本,短短几年就成為世界五百強,而這放在實體經濟,壓根就不可能。
每一個實體企業晉升世界五百強,哪怕天時地利人和佔盡,都需要花費幾十年時間。
另外,如今社會已經有了生產相對過剩的苗頭和趨勢,個別行業甚至已經開始了激烈的市場角逐。
如果不能開拓更為寬廣的市場,還不知多少中小企業會在這場角逐中倒下,被蠶食殆盡。
而轉機,只能是入世!
世界貿易組織的前身叫關貿總協定,成立於194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