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香港聯交所成立那天起,所有公司上市都是開香檳慶祝,唯獨青島啤酒上市這一天,開的是青島啤酒......”電視臺財經新聞轉述了中國證監會主/席劉鴻儒的話語。
一共六家國企在香港聯交所上市,青島啤酒與廣船國際、馬鋼、昆明機床都獲得了較高的認購率,股價表現不俗。
上海石化和渤海化工由於當時的主客觀原因影響,認購情況不是很理想。其實主要與當時的大環境有關,宏觀調控逐步推開,大多數後世前途無量的國企H股因為盈利水平不佳、公佈的年報令投資者失望、國內利率、稅率調整到市場傳言的影響。
九十年代初的紅籌股熱潮,對香港的極度繁榮有著極其深遠的影響。
之所以叫紅籌股,有一種解釋是:“紅色中國”為背景的上市公司,另一種解釋,則是由“藍籌股”引申而來。
美國人打牌賭注,藍色籌碼最高,紅色籌碼中等,白色籌碼最低,於是當時社會上人們把市場上最看好的股票成為藍籌股,而中國概念被稱作紅籌股,說明它遜於藍籌股,優於白籌股。
如今這個時代,正是紅籌股(H股)光輝的時代,第一批紅籌股上市,更是開啟了紅籌股的認購熱潮,甚至在不少香港股民的認知裡,買了紅籌股就可以坐等升值賺錢。
陸坤前段時間倒是從報紙上得知了紅籌股即將登入香港聯交所的訊息,但那個時候已經來不及籌錢了,再加上家裡和公司事情一大堆走不開,只能眼睜睜看著這個賺錢機會流失。
不過不要緊,陸坤盯上了另一樁大買賣。
1993年的大陸股市雖然低迷,但也並不是沒有賺大錢的機會,寶延風波就是個好機會。
記憶中,今年10月份,上海股市將會出現延中事件,中國第一件併購案發生,延中實業從7元暴漲到80元(當時沒有漲跌停板)。
上海股市從年初開始就大量承發新股,導致全國股民暴增,大量的遊資爭相進入股市,大戶室更是搶手到讓人瘋狂。
現在距離延中事件還有不到三個月,但目前為止,陸坤已經陸陸續續以各種馬甲把一百多萬投入到購買延中實業這件事上,甚至為了籌錢還賣出三十幾套房子。
當然了,陸坤如果全力籌錢,還是能從生意夥伴那裡籌個一兩千萬的,但這麼做太麻煩,不好解釋之餘,鬧出的動靜也大。
別質疑為什麼三十幾套房子只能賣出去一百多萬,實在是今年的房價跌得太狠了!估計明年還得接著跌!
賣地的話,就更叫人無語了市場上壓根就沒幾個願意接盤的。
陸坤目前住的這別墅,現在的價格已經比他剛買那會降了接近百分之二十,聽說水榭莊園的老闆已經資金鍊斷裂,破產跑路了,如今換了新老闆,同樣整天愁得吃不下飯睡不著覺。
當然了,一旦華坤超市的兩千萬貸款下來,陸坤立馬就會拿來去好的地段買房買地,股票賺來的錢再還給華坤超市。
陸坤知道延中實業過幾個月要大漲,但現在卻不能往裡邊砸太多的資金,因為延中實業的原本市值並不高,要是往裡邊一下子砸個一兩千萬,就是傻子也知道里邊有問題,不是莊家在操控,就是有人要對延中實業下手。
也就是陸坤披了無數馬甲,化整為零,這一百多萬砸下去才沒引起懷疑。延中實業股價微微漲那麼一丁點,絲毫不顯眼,估摸著延中實業只會以為是遊資進市引起的效應
這個年代買股票還沒有那麼嚴格,披馬甲的戰術還能用一用,再過些年就沒法這麼幹了,只能以機構的形式才能大舉進行股票買賣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