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他們要和大明打貿易戰的思路不就是想用手裡的黃金白銀卡大明的脖子嗎?
如果美洲新大陸被商方國拿去了, 歐洲列強還拿什麼和大明打貿易戰?不僅和大明的貿易戰打不了,就連和奧斯曼帝國爭奪中歐的戰爭都會因為沒錢而打不下去。
到時候整個基督教文明都要面臨危機了!
所以“調查商方”就成了約翰.丘吉爾男爵在返回歐洲之前必須要完成的大事兒了。
而約翰.丘吉爾男爵首先找上跟著自己的東方學專家紀大寶,從他那裡得到了一本關於武王伐紂那段歷史的書籍——《天使的傳說》,就是英文版的《封神榜》。
約翰.丘吉爾還非常認真地學習了這本《天使的傳說》。對於武王伐紂的歷史算是有了一定的瞭解......而且他還一針見血的指出了紂王和申公豹所犯下的一個顯而易見的錯誤,他們沒有集中使用“截天使”,而是分批投入有限的“天使”,打成了添油戰術。如果他們一次性多請點“天使”,集中優勢“天使”打殲滅戰,姬發和姜子牙早就輸掉戰爭了。
當然了,約翰.丘吉爾也是知道《天使的傳說》的故事不真實......狐狸變成美女這種事情一聽就知道是個神話故事了。所以他還是讓紀大寶去找來了張英和圖海這兩個對商方歷史瞭解更多的“專家”來打聽。
“男爵,”紀大寶聽張英、圖海這倆專家說完,就用“老英語”對丘吉爾男爵說,“圖大使認為北美大陸西北的商方國就是兩千六百年前滅亡的中國商王朝的後裔。張大使則說,在一本名為《逸周書》古籍中就有末代商王之子祿父率領族人奔逃後不知所終的記載。”
“《逸周書》?”約翰.丘吉爾問,“這是什麼書?是誰所著?”
紀大寶當然沒法回答,他這個康橋大學的東方學教授的學問顯然有點小......所以他就只能把問題拋給張英。
張英笑道:“所謂的逸,就是散失的意思。《逸周書》就是《尚書》中的《周書》的刪除的部分內容,相傳孔聖人曾經刪定《尚書》,從《尚書.周書》中刪掉了一些內容,又編成了《逸周書》。其中就有‘祿父北奔’的事件。但這祿父到底奔去了哪裡,卻沒有記載。而在其他史料當中,祿父都在三監之亂中死去。”
紀大寶認真地聽完張英的解釋,然後對約翰.丘吉爾說,“男爵,這本《逸周書》是孔子用修訂周朝的史書《周書》時的刪減部分著成的。之所以會把祿父率領族人逃走的內容刪除,是因為在之後的史料之中再沒有他們的記載,反而有祿父死於戰亂的記錄。”
丘吉爾男爵點了點頭,道:“在戰亂中死去的人的屍體不一定會被發現,失蹤人員如果一直不被找到也會被記錄為死亡......看來這位商的末代王子就是這種情況。那麼,在後來的歷史史料當中,還有關於這些失蹤的商人的記載嗎?”
紀大寶的記憶中是沒有的,但究竟有沒有,還得問張英和圖海。
張英學問很大,所以這問題就由他來作答了。
不過沒等張英開口回答,圖海卻已經皺著眉頭搶答了:“似乎有這方面的記載......”
似乎有?
怎麼可能?
張英一愣,剛想反駁圖海,圖海已經說道:“好像是四書六經中的那本書裡有記錄......”
《四書六經》?張英可是兩榜出身,而且還常年從事造反學的研究工作,那是多機靈一人?馬上就知道圖海是什麼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