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背後是廣善庫銀行,那可是印度帝國的中央銀行,地位和大明東廠官銀號是一樣的。而它對應的印度帝國的經濟規模也非常大,胤礽的西清國就是打包賣了,也不可能和胤?比錢的。就算是胤礽的明爹,也不可能拿錢給胤礽去和胤?比富啊!
胤禔笑道:“衡臣,我們知道皇上沒錢......但是沒有關係。我們和皇上是手足兄弟!手足兄弟之間的感情,怎麼可以用金錢來衡量?手足兄弟就應該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現在皇上有難,我們一起幫他擔當。等皇上打下印度了,一定也和我們分享的......是不是?”
“是,是......”張廷玉趕緊點頭稱是。
胤禔點點頭問:“那這個印度要怎麼個分法?”
什麼?分印度?這也太黑了吧?
張廷玉都不知道該說什麼了?打下印度給幾個阿哥加錢是沒問題的。有印度帝國這棵搖錢樹在,那怕給個一兩億銀盧比也不是問題。
但是分印度......康熙汗打下印度西北的這些年,可把大部分的精力都用在了打造一個統一的印度帝國這事兒上了。又是傳播佛教,又是開科取士,又是設定行省,又是設立回八旗和印八旗,還不停找藉口削那些天方教、印度教、錫克教土邦王公的藩。總之,各種各樣的方法都用盡了,就是想把散碎的印度帝國擰在一起。
可現在幾位阿哥的意思,好像就是想把印度帝國分成一塊一塊的,然後哥幾個一人分一塊!
可這麼一分,好不容易才被聚攏了一點的印度帝國又得散一地。
這個印度帝國擰在一起都富而不強,要是再散一地,以後還不得世世代代挨大明和法蘭克的欺負?
瞧見張廷玉不言語,幾個阿哥都顯得有點不高興了——不是生張廷玉的氣兒,而是在生胤礽的氣兒。張廷玉就是胤礽的傳聲筒,他現在支支吾吾的說不出話,就說明胤礽壓根就沒在這方面交代過!
胤禔拉長了臉對張廷玉道:“衡臣,你回去和皇上說說,咱哥幾個要求不高,就想在富得流油的印度搞點份地。不如先把印度帝國一分為二,一半給儒、回、印三個八旗和科爾沁部......這儒、回、印三個八旗當然都歸皇上了。而另一半再分十六份,清、蒙十六旗一旗拿一份。而每一塊份地的收入,應該是大致相當的,每年都該有三四百萬銀盧比的進賬!
另外,清、儒、蒙二十四個旗和科爾沁部在河中、哈薩克、阿富汗的份地照舊。”
這是要把印度帝國切成四十一份啊!
張廷玉聽了這話,都有點替印度阿三們憂國憂民了,不過他畢竟不是阿三,他代表的是儒八旗的利益!
“大王爺,”張廷玉道,“臣一定把您的話轉告給皇上,相信皇上一定會答應的。不過救兵如救火......”
“知道,知道,”胤禔笑了笑,“耽誤不了事兒......咱哥幾個馬上帶兵出城,在開天府城的西邊列陣架橋。衡臣你就馬上去皇上營中報信,然後拿了皇上封地給咱的聖旨來和咱哥幾個說話。具體封哪兒可以慢慢說,先把封地年入三百萬銀盧比的事兒給定下就行。”
張廷玉鬆了口氣,趕緊站起身,衝著幾位阿哥一抱拳:“張某去去就來,幾位阿哥也抓緊一點......我大清興廢,在此一役!”
胤禔笑著點頭:“那就快去吧,咱們哥幾個在那密水南岸等你的好訊息!”
......
在那密水北岸的清軍大營裡頭,這個時候也正是戰事最熱鬧的時候。大清同治皇帝胤礽,已經從最初的慌亂當中恢復了過來,而且還親自上前線坐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