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活埋大清朝> 第924章 瓜分世界,我們必須多分一點!(求訂閱,求月票)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924章 瓜分世界,我們必須多分一點!(求訂閱,求月票) (1 / 3)

水輪轟隆隆的轉動,驅動著三條載重兩千石的客舟逆流西行,在蘇州到鎮江間的南運河水道上激起三道長長的白浪,象徵統治法蘭西——法蘭克的波旁皇室的金色鳶尾花旗和象徵大蒙古愛新覺羅皇室的黃龍旗,還有象徵天主教的十字旗,就在夏風當中獵獵飄動。

運河兩岸,則是一派前工業化時代的欣欣向榮。雖然大明朝如今的人口依舊不多,但是大蒙古、法蘭克和羅馬教廷的使團自上海登岸,然後沿吳淞江入江南運河西行的這一路,卻是整個大明天朝最繁華,也是人口最密集的區域。

水道兩邊,村莊市鎮,星羅棋佈,水車風車,鱗次櫛比。而水道之上,東來西往的商船客舟更是成行成列,在最繁忙的地段,甚至都有了“堵船”現象出現了!而在運河上通行的船隻,大多都是車船。也就是在船舷兩側或後方安裝了水輪的木船。帶動這些水輪的當然不是蒸汽機,而是人力——船工們蹬踩一種特製的腳踏車,將他們的氣力透過齒輪、皮帶、軸承傳遞到水輪上,然後轉動水輪,推動客舟前行。

這種用水輪驅動的舟船其實不是什麼新發明,在工商業非常繁榮的宋朝,車船就已經非常普及了,當時的運河和大江大河裡面到處都是車船,甚至大海里面還有車船逆風破浪而行。在車船流行的同時,當時的水車、風車運用的也極為普及,甚至還出現了水力大紡車和將水車、風車結合在一起的風力水車。而到了明代,由於蒙古征服戰爭造成的巨大破壞,車船幾乎消失不見,水車風車倒是傳了下來。不過在明末亂世和明清更迭戰爭之後,風車也變得比較少見,只有用於灌溉的水車還隨處可見。

但是到了現在,經過了大明覆興後二十多年的大發展,各種風力、水力、人力、畜力驅動的機械終於引來了一個大爆發的時代——畢竟現在的大明一方面人少地多,一方面工商業又在各種外需帶動下發展迅速,自然出現了勞動力缺乏的問題,投資機械裝置當然就成了一樁有利可圖的買賣。

而朱和墭的朝廷努力推動的新式教育,又培養出了大批掌握了不少數學、自然理學(物理)、自然法術(化學)知識的新式人才。在他們的奇思妙想和山寨抄襲之下,大明的機械行算是撞上風口了,想要不飛上天都難!

毫不誇張的說,現在的大明就是一個站在工業化門檻上的天朝了!

大蒙古的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索額圖索中堂這時就坐在這條西行的車船頂部平臺上,捧著個茶盞,打量著眼前這個讓他既熟悉又陌生的國度。他的老朋友納蘭明珠就坐在他的身邊,只是靜靜地瞧著索額圖。

納蘭明珠現在和兒子納蘭性德一起住在南京,納蘭性德現在官拜鴻臚寺少卿,負責接待來訪的法蘭克、大蒙古、羅馬教廷使團。他看見自己的老爹閒得發慌,又知道老爹和大蒙古的使臣索額圖有舊,所以就派了個臨時的差遣給老爹,讓他一塊兒去上海迎接三方使團。

納蘭明珠當然希望自己的兒子的可再進個一步兩步的,所以這一路都在努力和老兄弟索額圖套進乎,兩人的關係已經熱絡的不少,都到了無話不談的地步。

他看著自己索額圖一副遊子歸家的樣子,突然一聲嘆息道:“愚庵,等回頭談判的事兒了了,小弟陪你去北京和關外看看,再去......再去給祖宗們上柱香,說一說你們在西域和印度所創之業,也好讓祖宗們在九泉之下放心。”他頓了頓,又道:“愚庵,其實你們這些年也不錯了,又在西域、印度打下一副江山了,聽說這印度的富庶不亞於大明啊!”

明珠這是在替兒子套索額圖的話呢!

在談判開始之前,他得先摸一摸大蒙古這邊的低啊!

雖然諸葛正陽和郭有德之前已經在桑吉嘉措那邊摸過低了,但多摸摸總是好的......如果兩邊摸出來的情況對得上,那就八九不離十了。

“印度的富庶......”索額圖笑了笑,“怎麼說呢?富的是真富,貧的是真貧。而且那裡的人和中原不同,他們是為富不仁,為貧認命。所以富人根本不把窮人當人,窮人嘛......也都認了命,覺得自己是上輩子沒積德才窮的,是怎麼努力都改變不了的,只能老老實實認命修來世。”

“啊,怎麼好啊?”明珠吃了一驚,“這中土的百姓要是這樣,那天下可就太平無事了!”

是啊,老百姓窮死苦死餓死都不造反,當皇帝的不就能躺平無事了?

索額圖苦苦一笑:“可印度不太平啊!”

“怎麼會?”

“無內憂,有外患!”索額圖拍了拍胸脯,“我們原來不就是印度的外患?”

“對了,”明珠壓低聲音,“印度那邊沒有人搞反元影印吧?”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