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失去了妻子、兒女、軍隊、地盤、部眾、財富之後,經歷了苦難起伏的綽羅斯.噶爾丹終於悟道了,他終於想明白什麼是四大皆空,什麼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所以在帶著少數部眾逃到碎葉城後,他就在碎葉城中的一座小小的佛寺中悟得了大道。隨後,這位曾經大蒙古副汗向胤礽、孔聖公,還有追隨他的幾千部下宣佈,他這次真的要放棄俗世之中的一切,再一次剃度出家,去當一位得道高僧了。
既然是得道高僧,噶爾丹當然不能總在碎葉待著,那裡是儒宗重地,到處都是儒宗的堂口和書院,壓根就沒什麼佛教氣氛。而且那個孔聖公和他手下那幫腰帶上插著斧頭,手裡面攥著棍棒的儒生看著也不像是君子動口不動手的“善儒”。而跟著噶爾丹一起出家的蒙古和尚也都是護法金剛型的。兩撥人要是在碎葉府城裡打起來,那可就傷了和氣了。
所以噶爾丹就決定要效法當年去西天取經的唐和尚唐三藏,也要去印度求取真經。不過他沒有帶上猴子、豬頭和沙和尚,只騎了一匹大白馬,領著一千八百浪蕩僧(都是原來的準噶爾武士)開始了他的西天取經之路。
當然了,他的肉吃了也不能長生不老,而且他的二師弟是雪域僧王桑吉嘉措,三師弟是蒙古聖主康麻子,前妻是大明天子的寵妃、美國夫人阿努,一個兒子是大明順義王,一個女兒還是大明葉兒羌女王兼大明法王朱怡銀的正妃......這背景,就是妖魔鬼怪看見他也得繞道走啊!
而且他還有一千八百個身披鍊甲,腰挎戒刀和戒手榴彈,肩背戒燧發槍的鐵騎浪蕩僧跟著......一看就的有道高僧,誰都服氣啊!
所以這位大和尚就用了幾年時間在印度、阿富汗各地雲遊,到處參觀佛教聖地,追尋早就消散在歷史長河中的佛教真理。而且他也不管所過之處的人民還信不信佛,能不能聽懂他的梵語和蒙古語,每到一處聖地,都會在那裡開壇講道,宣傳佛教的大道理。很有一點得到高僧的派頭。
這個噶爾丹先是在阿富汗的巴米揚山谷中的大佛石窟講道,還讓人叫了一大群完全不懂梵語和蒙古語的阿富汗大鬍子去聽他這個康麻子的師兄講道理——都得老老實實的聽,聽完一人一個銀盧比回家去,要不然......那可就是佛敵,是妖魔,要槍斃的!
在巴米揚受到鼓舞之後,噶爾丹大和尚又去了尼泊爾的藍毗尼園,在佛陀出生的地方講道——尼泊爾的馬拉王朝信的是印度教,但是也不敢得罪北面的雪域僧王和西面的康熙汗,否則兩邊一起打過來,溼婆神都救不了他們。所以馬拉王朝的人也把噶爾丹當成了聖僧哄著玩......
在尼泊爾“玩過”以後,噶爾丹又帶著他的鐵騎浪蕩僧去了佛陀成道的菩提伽耶,在一棵菩提樹下講道。
菩提伽耶在尼泊爾東南面,算是印度斯坦帝國的地盤。不過印度斯坦帝國的統治非常鬆散,只有孟加拉一帶在帝國的直轄之下,其他地方都是土邦王公或是近乎於君王的總督在統治。這些土邦王公和總督當然不願意得罪康麻子......所以也就由著噶爾丹扮聖僧,還派了一群黑漆漆的首陀羅去聽講。不過這些王公和總督是不會給首陀羅錢的,他們只會讓手下和首陀羅們說那個又大又白的光頭是蒙古來的婆羅門!這是外國婆羅門來印度友好訪問了,他們身為首陀羅一定要好好招待,這是功德無量的好事!
在佛陀出生之地講過道後,噶爾丹又去了恆河邊上的瓦拉那西,在佛陀生前常去的鹿野苑講道。
在這之後,噶爾丹又遊歷了佛陀常住的舍衛城和王舍城,在祇園精舍和竹林精舍的遺址旁講道說法。
後來又去了佛陀涅槃的拘屍那羅......最後還去了那爛陀寺的遺址。
統治那些地方的印度土邦王公和總督,也都得到了康麻子的招呼,讓他們好好陪著噶爾丹玩耍......不得不說,康麻子對一心想要成佛的噶爾丹還是重情重義的,而且他總覺得噶爾丹“成佛”是一件大好事兒!
當康麻子的使者找到他的時候,這位大和尚正在德干高原上的賈普爾王國做客,同時還領著一千三百鐵騎和尚向那裡的天方教土邦君主化緣——不是為他自己,而是為了重修那爛陀寺化緣!
看看,這是多大的功德啊!可把那個賈普爾蘇丹西坎達爾.阿迪爾.沙阿給感動了,果斷捐贈了三百萬銀盧比給噶爾丹去修那爛陀寺。
在得到了康熙汗的召喚之後,已經變成了“聖僧”的噶爾丹也不敢耽擱,連忙馬不停蹄地往南京平天府趕,終於和悄眯眯趕來的雪域僧王桑吉嘉措前後腳進了大蒙古的南京紫禁城稜堡。
“二師兄,聽說你在印度各地說法佈道,又為我佛爭取到了無數信眾,大有復興佛法的勢頭,真是有莫大功德。朕還聽說,現在尼泊爾和比哈爾一帶有不少信眾已經稱你為聖僧了......看來二師兄成佛有望,可喜可賀啊!”
“沒想到在如今這個末法時期,在外道橫行,邪師說法如恆河沙的印度,師弟居然還能憑一己之力興我佛法......看來師弟是得到了師傅的衣缽真傳,將來一定可以證道成佛!”
“大師兄、三師弟,你們謬讚了,貧僧哪兒是憑一己之力在印度大興佛法?如果沒有三師弟的赫赫武功,那些印度教、天方教的王公早把貧僧大卸八塊了。另外,大師兄這兩年也沒少往印度派出僧人傳播佛法吧?貧僧從避暑山莊過來,一路上看到了不下十所新建的僧伽藍(寺廟),都是大師兄的功德吧?看來大師兄、三師弟將來也是要成佛的。”
“對對,我們師兄弟三人千秋萬歲之後,就都是佛爺了!”
“哈哈哈......阿彌陀佛!”
在一座位於紫禁城稜堡內的佛寺裡面,穿了件僧袍的康麻子正在和自己的兩個和尚師兄互相吹捧。
不過話說回來,他們仨對於佛教在印度的再興的確居功至偉。就算不能成佛,證個菩薩果問題是不大的。
首先是康麻子打下了印度西北的一大塊地盤,還把全印度人見人怕的奧朗則布給打死了。
當然了,康麻子入印後也沒強制傳播佛教,但印度佛教的生存環境還是因為他的勝利而大幅改善了......畢竟人都是慕強的,而且印度這邊本就有槍桿子裡面出信仰的傳統,對婆羅門和天方教的信仰,都是征服者推動的。歷史上印度佛教大興也和阿育王的大力弘揚分不開關係。
其次,桑吉嘉措是祖傳的佛爺,手下別的人才沒有,傳教佈道的人才那是大把的。而且他自己還是大明朝廷冊封的雪域僧王,就算到了印度斯坦帝國那邊,也是和吳國貴平起平坐的人物。所以他派出的僧團,在印度地面上誰能不給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