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活埋大清朝> 第916章 至愛親朋,手足兄弟,比猴還精!(求訂閱,求月票)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916章 至愛親朋,手足兄弟,比猴還精!(求訂閱,求月票) (1 / 2)

聽了索非亞的問題,康熙汗就苦笑著回答道:“索非亞,其實大明的版本,大清的版本,大蒙古的版本都是同源的,從根子上說,都是前明的那一套,或者更準確的說,都是儒家的那一套東西,如果再要往深了挖,就是西周傳下來的那一套不斷修修改改。朱和墭在前明傳下的版本基礎上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才有瞭如今的新明制。而朕則是參考著新明制對源自前明的清制進行改革,才有瞭如今大蒙古的五八旗體制。”

索非亞一邊看著康熙汗給彼得一世提供的參考方案,一邊小聲詢問:“既然新明制和五八旗制是同源的,那陛下為不建議羅剎照著五八旗體制進行改革?”

康熙搖搖頭道:“大蒙古自有國情特殊,和羅剎,和大明都是不一樣的。我大蒙古和之前的大清,其實都是以寡臨眾,有點......有點像西班牙人在新大陸的局面,甚至還有所不如,畢竟漢人和印度人可不是印第安人能比的!所以要謹防內變。”

已經當了三十多年皇帝的康熙,現在算是完全明白了。儒家的那一套源自西周,而西周到秦漢這一段,華夏文明一直在東亞大陸上擴張,差不多把東亞這一塊最好的土地都佔了去......那麼好的土地,哪怕在兩三千年前,也不可能是真正“無主”的。所以西周的那一套本就有殖民開拓的成分,什麼夏君夷民,國人野人的,還有以血脈宗族為核心的組織體系,都是那個時候傳下來的。

大清的八旗制度其實就是來了個反向操作,搞起了“夷君夏民”。但是由於滿人面對的不是零散的夷人、戎人部落或小方國,而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璀璨、人口巨多的巨型民族,所以就很難搞好了......搞不好不是他不聖明,而是大清自有國情如此!

而康麻子搞出來的五八旗,則是吸取了八旗體制基本盤太小的教訓,把八旗搞成了四十旗,佐鄰數目也搞到了兩千多,旗人戶數更是超過了六十萬,人口更是達到了三百餘萬,這實力比起當年的大清八旗真是強太多了!

如果他能把五八旗擰成一團,人口再增加到一千萬以上,那大蒙古的江山就穩了!

康熙接著又道:“而羅剎和現在的大明,都是本族治本國,當然要儘可能追求上下一心,同欲同德,能平均的話,最好還是平均一些。如果羅剎貴族連本國的羅剎語都不屑說,而是以說法語為榮,那他們還會把本國族人當自己人嗎?怎麼搞下去,豈不是要隔絕上下貴賤,生造出一個以寡臨眾的局面嗎?”

康麻子吃夠了以寡臨眾的苦!他如果是漢人帝王,朱和墭無論怎麼折騰都顛覆不了大清江山......甚至根本就折騰不起來!所以他得知一部分羅剎貴族居然以說法語為榮,馬上就聯想到了當年的大清八旗貴胄。

如果羅剎國上面的大老爺裝法國人說法語,下面的貧民當農奴說羅剎語,這羅曼諾夫王朝的江山能穩住嗎?

索非亞本來也是個“西歐迷”,但她現在當了“三哥國”的大土豪,自信也就起來了——那幫法蘭克貴族大部分都是表面光鮮,大部分人家裡面連區區一百萬銀盧比都拿不出......他們的女兒也只配給胤?當皇家情婦。

想到這裡,索非亞對康熙道:“明白了,我到了羅剎國後,一定讓彼得向大明多學學。”

康熙點點頭:“不過羅剎也不能照搬明制,畢竟現在的大明是朱和墭領著一般沿海莠民打出來的,那幫人在陸地上沒有什麼產業,再怎麼均田地也是均別人的田。而且那幫莠民之中的骨幹中堅本就是海賊海商,重工商和輕農業,所以新大明才能大興工商海貿......這一點不僅我大蒙古比不了,就連羅剎國也比不了。羅剎雖大,但卻佔了一大片爛地!所以涉及農奴和土地的改革,最好先從黑海附近新徵服的土地開始。如果條件允許,還可以在靠近黑海的地方修建一座南京城,作為羅剎國的工商海貿之本。”

索非亞聽了康熙的建議,連連點頭道:“黑海沿岸和南羅剎的土地自古以來就比北方莫斯科周邊的土地要好,過去東羅馬帝國還興旺的時候,那裡就是東羅馬的殖民地和糧倉......不過如今君士坦丁堡在奧斯曼帝國手裡,黑海的出海口給鎖住了。走多瑙河往中歐而去的路線,也因為河口被奧斯曼控制而難以走通。而且修建一座新首都的投資也是天文數字!”

康熙拍了拍胸脯,笑道:“這些都抱在朕身上......朕會給奧斯曼留一條活路,奧斯曼自然也會給羅剎留一條活路!只有這樣,大家才都有的活!

至於建立新首都的投資,朕可以出一部分......索非亞,朕不會讓你空手而去的。不過這投資一定得有回報,這羅剎南京城裡面的好地塊,彼得得給朕留下一些。

另外,朕的印度銀行也得在羅剎南京開個分號,也勞煩彼得多多照顧了。”

康熙歷練了那麼多,早就把自己歷練的比猴還精了。他當然不會被波斯灣邊上的荒地吸引了去幫路易滅奧斯曼帝國了。有奧斯曼帝國在前面頂著,路易是盟友,彼得是親人,而朱大魔鬼......為了維持奧斯曼帝國的生命線,也不會發兵來個大蒙古國開戰。

而奧斯曼帝國一旦滅亡了。那好不容易形成的平衡就被打破,到時候至愛親朋說不定都靠不住了!朱大魔鬼那就更靠不住了!

......

同一時間,康熙皇帝的好兒子,沒有野心的胤禔和生性淡泊的胤禛,正一塊兒在南京紫禁城外的一條夯土官道上騎腳踏車......這兩兄弟正騎車前往南京平天府城。胤禔的直郡王府就在平天府城裡面——平天府城就是原來的拉合爾城,是莫臥兒王朝的都城之一,恢宏富麗,在當今世界上也能排得上號,可比康麻子後來讓人修建的稜堡式紫禁城繁華多了。

所以許多大蒙古的權貴都在稜堡式紫禁城內(這座紫禁城並不只是宮城,而是擁有官員住宅區和朝廷衙門區的城堡)和南京平天府城裡置了宅子。

而胤禔離開南京的時候,康麻子的稜堡式紫禁城還沒完工,所以他的直郡王府是在平天府城裡面的。今兒這兩兄弟從南書房裡出來時,當大哥的胤禔就提出要在自己府上請好兄弟胤禛吃一頓正宗的法國大餐,以表示對胤禛不遠數百里去木坦兒迎接他的感謝。

面對大哥的邀請,向來重視手足親情的胤禛當然不會拒絕,於是就先和胤禛一塊兒回了自己的府上,又叫了鄔思道同行。

胤禔、胤禛兩兄弟都喜歡趕時髦,所以一人一輛腳踏車踩著就出門了。而鄔思道則和一群侍衛騎著印度折耳馬在後面跟隨......也不知道是胤禔、胤禛兩兄弟騎的印度製造的腳踏車速度太快,還是鄔思道他們的折耳馬其實都是瘸馬,總之一行人出了紫禁城沒一會兒,騎車的就把騎馬的甩在了身後。

這個時候,兩兄弟終於可以說一些悄悄話了。

“老四啊,這個青幫到底是咋回事兒?是不是老二成心搞出來和阿瑪作對的?”

大阿哥胤禔向好兄弟打聽起青幫的事兒了......他在凡爾賽的時候就聽說了,這個青幫可是無處不在啊!

胤禛一笑:“大阿哥,這個青幫啊,就是不識字兒,或者識字兒比較少的儒宗。在清、蒙、儒三個八旗之中,讀書多的都是儒宗子弟,沒念過什麼書的就是青幫門徒。至於這青幫是不是老二搞出來的,小弟就不大清楚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