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活埋大清朝> 第849章 教宗多少錢一個?(求月票,求訂閱)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849章 教宗多少錢一個?(求月票,求訂閱) (1 / 2)

大蒙古——印度帝國,瞿折羅省,第烏島。

此時正是一片驕陽似火的酷熱場景,碼頭棧房內外,都少有人走動。只有一些赤著上身,面板黝黑的印度苦力,在安南水勇的吆喝聲中,朝停靠在碼頭上的幾條風帆戰列艦上運送一箱一箱的好東西。

這個瞿折羅省大致就是後世的古吉拉特邦,印度西北部的一個“富邦”,全邦的gdp排印度第四......也算不錯了。不過在17世紀的時候,這個瞿折羅省可是如假包換的富庶之地,大部分的歐洲地區都比不了這裡的。

瞿折羅省是濱海省份,海岸線極為綿長,沿海一共有十幾個港口城市,海運交通極其發達。漁業和鹽業也非常發達,是印度帝國主要的食鹽產區。而瞿折羅省的內陸地勢平坦,氣候炎熱而且溼潤,非常適合水稻、棉花和甘蔗生產,歷來就是印度的糧倉、布倉和糖倉。

在康熙汗將白糖生產技術引入印度帝國後,瞿折羅省的許多港口城市都出現了“蒙古商人”開設的糖廠,每年從瞿折羅省出口的白糖、黑糖也多達數百萬斤!

另外,這裡還是印度帝國的紡織業中心,產自當地的印度棉布在歐洲市場上那可是強手貨!

而早年間被葡萄牙人征服的第烏島,去年也被康麻子大帝花費大幾百萬盧比的重金買了回來。這個島子的地形非常優越,緊貼著瞿折羅省的陸地,而且非常狹長,島嶼和大陸之間形成了一個同樣狹長的海灣。而在海灣的東西兩個入口,還有突出的半島形成的天然門戶。炮臺一修,就能把第烏島的海灣護得嚴嚴實實。

這地方就是個天然軍港啊!

當年葡萄牙人正是因為搶佔了第烏島,才壓倒了奧斯曼帝國,搶下了印度近海的霸權。如果不是因為葡萄牙帝國的海上霸權早就成了過去式,而且果阿總督府還為了帝汶島的香料利益當起來大明的代理人,引起了英格蘭和法蘭西的不滿,葡萄牙人才不會答應把那麼好的第烏島賣給大蒙古呢!

因為葡萄牙人已經在第烏島上經營了一百多年,所以炮臺、碼頭、庫房、軍營、船塢等設施俱全......甚至可以在這裡開工建造三級戰列艦!

所以康麻子的大幾百萬盧布還是花得很值的。

這會兒康麻子家的“大孝子”胤禔就在碼頭附近的一所葡萄牙風格的西洋住宅裡面,在朝北的陽臺上立著,身上只穿了件單薄的絲綢長衫,手裡還拿著把蒲扇用力在那裡扇風,但還是汗珠子還是不斷滲出他的肌膚,整個人都跟要化了似的。

雖然熱成這樣了,但他還是不敢去屋子裡面陰涼的地方躲躲,依舊頂著驕陽烈日站在陽臺上,只是目不轉睛地盯著一個又一個的大皮箱子從他居住的宅子裡面運出去,然後被印度苦力運到碼頭邊停靠的兩條風帆戰列艦上去。

他手裡還有個望遠鏡,時不時的舉起來看一眼,顯得非常上心。

已經七十出頭,又老又肥,成了個“肥老”的施琅這個時候則穿著整套的官服站在胤禔身後,小心伺候著。不過這兩天印度高溫,太陽都能把人曬死,饒是福建海邊長大的施琅也受不大了,站在那裡搖搖晃晃的看著要中暑。施琅家的倆孝子施世綸、施世驥現在都混蒙古海軍,那兩條三級戰列艦就是他們指揮的,這會兒也都在老爹身邊小心伺候。看著老頭子搖搖晃晃,都有點急了......這兩年在第烏這邊,大蒙古海軍可有不少人因為天然中暑成了忠烈的!

可是他倆也不敢勸老頭子進去避一避熱......施老爹那可是大清好奴才,不,現在是大蒙古的好奴才了!妥妥的五臣(大明投大清,大清投大明,大明又投大清,大清變大蒙古),而且還是屢北屢戰的忠良,現在能官拜蒙古海軍提督,都是大汗的恩典,他能不好好伺候著?

看到最後一口箱子運上了帆船,蒙古海軍的施提督這才陪著笑臉,臭烘烘(捂臭了)的湊到胤禔身邊,笑著打聽道:“王爺,那麼多的銀子運去歐洲,是要從歐洲買什麼東西嗎?”

原來康熙交給胤禔的任務是帶著銀子去歐洲“購物”。

胤禔點了點頭,道:“不買什麼東西,就買個教宗。”

教宗......當然是可以買的,而且還挺貴的!

施琅一愣:“教宗是什麼東西?多少錢一個?”

胤禔搖搖頭,“教宗不是東西......這話怎麼那麼彆扭?這個教宗是個職務,就是羅馬天主教會最大的頭目!”

施琅都震驚了,愣了半天才道:“什麼?這個羅馬天主教會最大的頭目還是個捐班?”

胤禔點了點頭,“差不多是這個意思吧,反正就是銀子花到位了,教宗就當上了。”

施琅的兒子施世綸這個時候終於忍不住插話了:“王爺,那這個銀子是誰收呢?教宗不是天主教會里最大的頭頭了......”

“文賢,你這就才疏學淺了,”施琅替胤禔回答道,“天主教會里面不是教宗最大,上邊還有天兄耶穌,天媽瑪利亞,天父皇上帝......只是這銀子該怎麼交到他們仨手裡?”

“不是他們收銀子,”胤禔差一點給已經老糊塗的施琅給逗樂了,笑著道,“他們幾個不收銀子的......他們是神仙,不需要銀子。”

“那是誰收?”施琅還來勁了。

“這個......這個教宗是選出來的,”胤禔思索著道,“上一任教宗死後,由一批紅衣主教一起到羅馬互相投票選舉新教宗,一人一票,投票選舉,這個有票的紅衣主教都是可以拿票換銀子的。皇阿瑪讓我帶了銀子去歐洲,就是收買那些紅衣主教的。”

“原來是這樣啊!”施琅還問呢,“那買來的教宗給誰當?不會是給王爺您當吧?”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