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壯得跟個大狗熊似的策凌敦多布拍著胸脯表態要為胤家汗賣命,朱皇帝讚許點點頭,然後又從納蘭性德那裡取過一枚“千戶侯”的金印和封侯的詔書,笑著遞給了策凌敦多布,“大策凌,朕現在封你為殷家千戶侯,率領所部渡海前往新大陸。”
“臣綽羅斯.策霖敦多布恭領聖旨!”策凌敦多布又行了一禮, 雙手接過了擺放著金印和詔書的托盤,算是正式受封為新大陸的殷家千戶侯了!
所謂的殷家千戶侯,就是殷家汗的遊牧體系下的侯爵。根據朱和墭的設計,商王一系是定居的農耕體系,下面的爵位都和采邑掛鉤,爵位之前掛上地名兒。
而殷家汗是遊牧體系,逐水草而居, 其下的貴族爵位自然沒法和采邑掛鉤,所以就和戶數掛鉤, 分別是千戶侯、八百戶甸、六百戶男、四百戶衛、二百戶邦伯。當然了,這裡的千戶、八百戶、六百戶、四百戶、二百戶都是虛數,實數最多隻一半。而且朱和墭也不會給這些爵爺發封戶,他們也得自己從舊大陸拉人過去。
在接策凌敦多布接旨之後,朱和墭沒有讓他離開,還衝著蘇佔洋招了招手,笑道:“阿洋,你也過來。”
“是。”
蘇佔洋趕忙上前,走到朱皇帝跟前,行了一個揖拜大禮,然後挺身站立在策凌敦多布身邊,等著大皇帝發話。
朱皇帝笑著對蘇佔洋、策凌敦多佈道:“阿洋、大策凌,你們二人少年英雄,這次又各領精銳渡海而去, 將來必是商王和殷家汗麾下的砥柱之臣。但是你們並不熟悉新大陸的風土人情, 新大陸的局面也不是你們開出來的。所以你們到了新大陸後, 還是要排在周培公、李光地、陳廷敬、杜噶爾阿拉布坦和丹津鄂木之下......可知道了?”
蘇佔洋是朱和墭的心腹無疑,而大策凌又是阿努夫人信任之人,又是朱策凌名義上的堂兄......這倆都算是大商王和殷家汗的“親藩”!而周培公、李光地、陳廷敬三人最多是朱怡鎂的“外樣”,杜噶爾阿拉布坦和丹津鄂木同朱策凌的關係親近一些,但最多就是倆“譜代”。
所以朱和墭派蘇佔洋、策凌敦多布渡海前往新大陸,其實是有監視周培公、李光地、陳廷敬、杜噶爾阿拉布坦和丹津鄂木等人的意思!
但監視不等於跑去奪了那幾個人權,這個尺度得把握好了。
“臣知道了,”蘇佔洋點點頭道,“臣一定聽從他們的吩咐。”
策凌敦多布也附和著說:“臣也會聽他們的話。”
朱和墭道:“朕還會封他們五人為侯,加上你們兩位就是殷商七侯,在商王和殷家汗尚未就國之時,商方大政就由你們七侯合議。”
說著話他又衝納蘭性德一招生,納蘭性德立馬就叫來五個捧著裝有金印和詔書的托盤,站在蘇佔洋和策凌敦多布跟前。
朱和墭一指那些托盤,笑著對蘇佔洋、大策凌說:“這是冊封他們五人的詔書和賜給他們的金印,就勞你們二位帶去給他們吧......其中周昌(周培公)封西伯侯,李光地封東伯侯,陳廷敬封北伯侯,杜噶爾阿拉布坦和丹津鄂木都封千戶侯。”
唔,都有冀州侯蘇家了,再出西伯侯、東伯侯、北伯侯也沒什麼奇怪的。
朱和墭這個時候又從納蘭性德手裡取過了又一個卷軸, 笑著對蘇佔洋、大策凌說:“這是冊封西伯侯周昌為殷商大統領, 為殷商七侯之首的詔書!你二人也將這份詔書帶給周昌,並且轉告他說,這個殷商大統領是在商王和殷家汗就國之前的攝政,任期四年,可以連任一屆。八年之後,商王應該能就國了......到時候他可以將西伯侯之位讓給兒子,自己衣錦還鄉,朕會再封他一個大明的侯爵。”
朱皇帝的這番話是說給聰明人聽的。周培公如果夠聰明,那他可以在朱怡鎂就國之前放手行事,等朱怡鎂就國後就激流勇退,將西伯侯的位子讓給兒子,自己回中原養老。這樣他和朱怡鎂的君臣之義就能保住,他子孫的富貴也能保住,而他本人在中原沒什麼根基,也沒人會猜忌他,當個富家翁是沒有問題的。
而周培公的激流勇退,也能為新大陸上的權貴們開一個好頭......權位不穩的時候,可以退往大明父國,再不濟也能當個富家翁。
將冊封周培公為大統領的詔書交給蘇佔洋後,朱皇帝又吩咐跟前的兩個“殷商侯”道:“阿洋、大策凌,商方國那邊隨時有可能和西洋人開戰,咱們在那裡的兵力還是不大夠,所以你二人最好儘快帶著部眾登船出發。”
蘇佔洋道:“聖上,臣的五百戶部曲都已經準備就緒,而且已經集中到了松江府的上海縣,隨時可以登船出發。”
“好!”朱和墭點點頭,顯得非常滿意,“朕會讓海軍和南洋公司儘快送你們出發......可以先去名古屋天王城。太上皇就在那裡坐鎮,朕會寫信給太上皇,請他替你再招募一二百戶日本家臣,這樣就能多些人替你辦事打下手了!”
“謝聖上。”蘇佔洋一聽這話,趕緊又行禮謝恩。
朱和墭接著又對大策凌道:“大策凌,你的人在哪兒了?”
“回聖上的話,”策凌敦多布遲疑了一下,“臣的部眾遠在喀喇沙爾一帶遊牧。”
喀喇沙爾位於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的北面,就是博斯騰湖周圍一帶。雖然這個時代的塔里木盆地已經非常乾旱了,但是受惠於天山融雪和博斯騰湖的滋潤,喀喇沙爾一帶還算水草肥美。所以進軍天山南麓的策妄阿拉布坦就把自己的汗廷擺在了喀喇沙爾,而策凌敦多布的部眾不多,就只能跟著策妄阿拉布坦行動了。
朱和墭抬起頭看著站得比較遠的策妄阿拉布坦。
策妄阿拉布坦雖然不大願意失去策凌敦多布麾下的數百鐵騎,但他更不敢得罪朱和墭,只好咬著牙道:“聖上,臣馬上給喀喇沙爾的王府下令旨,讓他們立即送策凌敦多布的部民來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