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又是他們的大皇帝了!
聽見底下人的歡呼,康熙汗心裡頭終於長舒了口氣兒。
已經幹了二十幾年皇帝、太上皇、大汗的康熙,已經深知君王之道了。君王不僅要有名分,還必須有足夠的爪牙可以驅使,而驅使爪牙的關鍵就是賞罰......能讓人富貴,也能讓人家破人亡!
現在的康熙汗暫時動不了儒八旗和科爾沁的大人物,要不然就是一場內戰了。因為儒八旗和科爾沁蒙古並不是他康麻子的奴才, 而是自成一體的封臣集團。他們有自己的地盤和軍隊,根本不是康熙汗一道旨意就能拿捏的。
要動他們,只有打內戰!
而對於以寡臨眾,又有大明這個超級強敵的康熙來說,打一場蒙八旗、清八旗、儒八旗、科爾沁蒙古之間的內戰等於找死。因為這四股力量都是他的核心盤,沒有他們,回八旗、印八旗、錫克綠營,還有布哈拉、希瓦、哈薩克、阿富汗、拉傑普特等部十有八九會造反。
所以康熙汗必須保持蒙八旗、清八旗、儒八旗和科爾沁蒙古這四部核心盤的團結!
在這種情況下, “賞”就成了康熙汗可以採取的唯一手段。
當然了,光有賞沒有罰也是不行。只不過罰得放在賞後面......等上上下下都打點好了,再拎幾個出來狠狠的罰一下,這儒八旗和科爾沁就能服服帖帖了。
“大汗!”
康熙正得意的時候,他耳邊忽然傳來了一個很刺耳的山東口音,這是孔聖公在說話。
“聖公弟弟,”康熙汗回頭看著孔聖公,用親熱的語氣問,“你有什麼良策要獻?”
孔聖公走到抗清跟前,向著康熙躬身一禮道:“大汗,日前大蒙古副汗同和碩特汗遣使上京告急,說策妄阿拉布坦引明寇數萬已經攻入葉兒羌,準部兵馬及葉兒羌各部人馬難以抵擋,形勢十萬火急......臣提議由西清大王掛帥,統領西清、科爾沁所部精兵東征, 救援準部人馬。”
胤礽聽他老丈人這麼一說,馬上也跑到康熙跟前下跪道:“皇阿瑪, 我大清和準噶爾互為唇齒,唇亡必定齒寒!若準部滅亡, 哈薩克草原也必為明寇侵攻,到時候科爾沁再無寧日,上京也有可能為寇所擾。請皇阿瑪准許兒臣和聖公一起出兵,援救準部,以保哈薩克草原安寧!”
康熙汗當然知道孔聖公和胤礽的心思了......這是要藉著出兵,把儒八旗、科爾沁、準噶爾、和碩特四部力量凝聚在一起啊!
不過他剛剛高舉反明覆清的大旗,也不好馬上就打自己的臉啊!
於是只能讚許地點點頭:“好!吾兒果然少年出英雄......朕馬上讓人從北京城調些槍炮糖藥來上京。等太皇太后大喪之後,就讓你和孔聖公一起出兵!”
.......
西曆1687年11月,果阿,新開張的子貢堂商號,今兒有貴客來訪!
所謂的子貢堂商號,當然不是孔子的好學生端木子貢開的,而是儒宗總堂下屬的負責營商貿易的商號......現在的儒宗那可真是好好奮鬥,天天進步了。已經不是《四書六經》了,而是發自出了《四書十經》,其中的“十經”,除了《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等傳統的五經之外,還“發掘”出了《反經》、《農經》、《工經》、《商經》、《兵經》等新五經!
而這個新五經都是指導實際工作的,所以都有對應分堂,其中《反經》對應暗堂......造反嘛, 總要暗中進行的。《農經》對應的是食堂......聽著像排隊打飯的地方,實際上是管理上京府境內一部分由儒宗控制的農場、牧場的。《工經》對應的是器械堂,就是管理打造各種兵器、農具的手工工場的機構。《兵經》對應的是講武堂,其實就是個軍校。而《商經》對應的則是這個子貢堂,取了孔子的“土豪徒弟”端木賜的字號“子貢”為名兒,其實就是個屬於儒宗的特許貿易公司!
在康熙汗拿下了富饒的印度西北之後,大蒙古國和儒宗都有了進行對外貿易的需求,而這個時代的對外貿易,當然也包括那種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的“特許貿易”了。
而子貢堂的“特許貿易”物件,主意是南印度的各個土邦王國和印度洋沿岸的天方教國家,同時也負責和大明、印度斯坦帝國和西洋各國進行貿易。
此外,由南京平天府生產的白糖,也由子貢堂負責對外國進行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