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武昌府城和武昌縣城是兩個地方,武昌府城內屬於江夏縣管轄,而武昌縣城在武昌府城的東面百多里開外。這武昌縣城和黃州府的府城黃岡隔江而望,境內還有一座位於長江邊上,四面環水的樊口要塞。
而這座樊口要塞和武昌縣城,以及長江北岸的黃州府城,才是大周抵抗大明西征的大據點。
吳應熊在那裡擺了八千大軍,還派了大將高得捷、韓大任統軍駐守。
如果單從戰場形勢而言,武昌縣的得失絕對比武昌城更加重要!因為武昌縣一旦被明軍突破,明軍的三十萬大軍就能沿著長江如潮水一般湧向武昌、漢陽、漢口......
“沒,沒訊息......”洪士銘道,“武昌縣的守軍也受方閣老節制,有什麼訊息也得先報方閣老,現在武昌府城被偽儒逆賊奪取,武昌縣即便被明軍攻打,訊息一時也傳不過來啊!”
吳應熊這個時候已經緩過來了,有氣無力地說:“樊口要塞是先帝所建,堅不可摧,朱和墭縱有百萬大兵,一時也難以攻拔......快,快召集諸將舉行軍議,朕要立即回兵佈防!”
“是!”
吳應熊周圍的夷丁親兵大半應聲而去,夏國相和洪士銘也急匆匆的離去,偌大的殿宇當中,就只剩下了為數不多的幾個夷丁親兵和吳應熊、桑吉喇嘛兩人。
吳應熊扶著孔四貞的棺材,看著桑吉喇嘛,苦笑一聲道:“大皇帝果然料事如神,不過朕沒辦法在西安和他見面了......朕得立即回防襄京,親自指揮佈防!關中之地本就是大清的地盤,朕不敢貪圖,等吳國貴將所部家眷盡遷四川后就交還大清。
另外,還請大師轉告大皇帝,唇亡而齒寒,蜀亡而吳危!朕的大周實在無力抵禦強明,若大皇帝不能出兵相救......那麼快則數月,慢則三年,大周必亡。到了那時,朱和墭就是三分天下有其二了!”
桑吉喇嘛道:“天子放心,大皇帝乃是聰明睿智之主,絕不會眼睜睜看著大明滅亡大周的。不過大皇帝調兵南征需要時間,請天子無論如何守住嶽州、荊門、荊州等地。”
吳應熊點點頭:“好,朕一定死守待援!”
......
明軍大舉西征,儒門在武昌起義成功的訊息,很快就被桑吉喇嘛派出的信使,用六百里加急的速度送到了康熙皇帝所在的山西大同。
康熙此時已經在庫庫和屯開完了一次簡裝版的庫裡臺大會,為自己拿到了蒙古大汗的名分——他其實沒等到散落在各地的蒙古各部臺吉和扎薩克親王、郡王,只是和奇爾泊戰後被他招降的那些蒙古聯軍的首領,加上土默特部、鄂爾多斯部的臺吉,再加上那些跟隨他出徵的清屬蒙古的王爺開了個會。
至於準噶爾和和碩特兩個蒙古汗國的代表根本就沒來......不過康熙覺得自己是大喇嘛的得意弟子,而和碩特、準噶爾的首領又聽大喇嘛的話,所以他就代表師兄噶爾丹和和碩特汗王D賴汗投票給自己了。
雖然布林尼依舊下落不明,但是包括躲藏在陰山腳下後套草原上的察哈爾殘部在內,原本歸附布林尼的那些蒙古部落,現在至少名義上都不敢反抗康熙了!
所以康熙就率兵離開庫庫和屯,返回長城以南的大同休整,並且準備聯合吳應熊和朱和墭大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