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會在拿下南洋後進攻印度嗎?”康熙汗說著一口流利的拉丁文。
他這其實是明知故問——大明都已經進入印度了!
只是因為海路不暢通,所以不得不走陸路先到緬甸,然後在阿拉幹上船,海運至孟加拉。
這條“列印應路線”彎彎繞繞的,看著就不大方便了。因此只能讓已經入主緬甸的吳家藩軍出兵。
但吳家藩軍,現在也是明軍的一部分!他們還是和“永曆”一塊兒來的呢!只是不知道這個永曆是生是死,是真是假?
“那當然!”威廉.休斯說, “您知道的,他們已經來了!”
坎普斯道:“大汗,一旦洋—馬六甲的海路被打通。明軍一定會源源不斷地進入印度……我們的一切努力都將化為烏有!”
都將化為烏有啊!康熙知道,自己必須想點辦法了!
如果大明朝的目標僅僅是南洋這一塊兒,康熙汗是不怎麼想插手的……畢竟大明太強大了!
在把印度西北全部收入囊中,並且完全消化之前。康熙汗根本就沒有……也不敢有再同大明開戰的打算。
哪怕朱和墭勾結阿努可敦和策妄阿拉布坦把噶爾丹大部分的地盤和手下都給“黑”了,他這個蒙古大汗都只當什麼都沒發生。
可是大明皇帝朱和墭卻絲毫不考慮康熙汗的“善意”, 一早就開始染指印度了!
這可真是不給人活路啊!
幾乎在康熙入侵印度的同時。朱和墭就指派的吳國貴、耿精忠、尚之信等“三藩軍”,以援助奧朗則布為名, 進入印度了!
雖然這三藩還是一貫的卑鄙無恥。收了奧朗則布一千多萬銀盧比也不好好打仗,很可能把奧朗則布都給坑死了!
但康熙還是不敢掉以輕心。
因為朱和墭利用三分藩入侵印度“失敗”後,很有可能會親自下場,大舉入侵印度。
而這大明的威力,可不是那些三藩餘孽可比的!
康熙汗在這一刻幾乎都能想象到數以萬計,不,是數以十萬計的大明明天兵浩浩蕩蕩開進印度的場景了!
更加可怕的是,一旦大明完全控制了南洋的海面,明軍將能透過成本低廉的海運,源源不斷而來!
而以印度三面環海的地形,面對海上源源不斷過來的強敵時,甚至連守都沒辦法守!
“休斯先生,坎普斯先生……”康熙斟酌著自己的用詞,表面上依舊保持著平穩,似乎什麼都不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