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活埋大清朝> 第764章 康熙不怕,這裡畢竟是印度! (求月票、求訂閱)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764章 康熙不怕,這裡畢竟是印度! (求月票、求訂閱) (1 / 2)

印度這個神奇的地方當然有神奇的地形啦!

如果不考慮東、西、南三面的海洋,單說正北、西北、東北,那簡直就是天險環繞,固若金湯啊!

印度的正北邊有喜馬拉雅山和喀喇崑崙山守著,那叫一個高啊!而且這倆大山北面依舊是山巒重疊的雪域高原,在上面多走走就喘不了氣兒, 就別提翻山越嶺入天竺了......早些年天暖的時候,雪域高原上人口還多些,出了個大吐蕃,時不時還能入一下天竺。不過自打天氣變涼後就沒這事兒了。

印度的東北和緬甸、阿拉乾的邊境地區也有群山疊嶂的天險,而且那一帶不但地形險要,還是瘴痢之地,如果不走孟加拉灣的水路,而是翻山越嶺入印度, 光是疫病就能讓入侵者死掉七成八成甚至更多。剩下的人哪兒還有心情侵略?

而在印度的西北, 老天爺總算給留了一個缺口,稱為開伯爾山口。所謂的山口,其實是個位於興都庫什山脈和帕米爾高原之間的河谷地帶,稱為開伯爾(喀布林)河谷。河谷呈西北至東南走向,全長有一百餘里,最窄處也就一里多點兒,而且河谷兩邊都是高度適中的山坡,非常容易佈防。

另外,開伯爾河谷所在的地方並不是什麼鳥不拉屎的窮鄉僻壤。山谷西邊就是喀布林......後世是不大發達的城市,但是在漫長的歷史長河當中,喀布林在大部分時候都比同時代的倫敦、巴黎、紐約要繁榮!

而開伯爾河谷的東面則是犍陀羅盆地,就是那個以希臘式佛教藝術聞名的犍陀羅國的大本營,其富饒程度可見一斑。

而在17世紀, 雖然犍陀羅國早就沒有了。但是託了印度——中亞貿易線和犍陀羅盆地的農業的福, 犍陀羅盆地還是非常富饒的, 而且這裡還有一座繁榮程度至少相當於歐洲二線城市的大城市白沙瓦。

而且這座白沙瓦城距離開伯爾山口很近, 幾乎就堵在開伯爾山口外面, 完全可以成為開伯爾山口防禦體系的一部分, 並且向駐守開伯爾山口的部隊提供有力的後勤保障。

所以......在得知了奧朗則布已經花大錢從緬甸請來了三藩援兵後,康熙汗實在是坐不住了,雖然布哈拉、希瓦的頭頭,還有阿富汗當地的酋長都拍著胸脯向他保證等到秋高氣爽的時候再進軍也絕對沒有問題,但是他卻怎麼都不肯再等,只是一個勁兒的催促下面趕緊準備進軍。還說什麼兵貴神速......說得一群中亞和阿富汗的“列印積極分子”哭笑不得。

印度這裡,是沒有“神速”這個概念的!

怎麼可能“神速”呢?

至於印度人頂著大熱的太陽在開伯爾河谷裡面修城堡、築工事什麼的,在那群“知印列印”的傢伙看來,就是大汗的臆想......印度人怎麼可能在開伯爾山口修城牆?兩三千年都沒修,讓人入侵了不知道多少次他們都沒修,現在會修?

不過在康熙汗沒完沒了的催促下,地形的回八旗、布哈拉人、希瓦人、阿富汗人,也只好收拾起行囊,離開了涼爽的喀布林,頂著烈日驕陽,無精打采的進入了開伯爾山口。

而一進入開伯爾河谷地帶,本來被太陽曬得無精打采的康熙汗突然就警覺了起來。

因為他發現開伯爾山河谷的地形太適合設伏了......因為河谷兩邊的山頭大多不高,大多在二十到三十丈,也不算陡峭,完全可以從上面往下衝。而且河谷兩側還有許多小山谷,都是可以藏兵的。另外,開伯爾河谷雖然是非常重要的交通要道,但幾千年來也沒人好好修一下官道。雖然山口的寬度並不小,但是卻沒有好好的路可以走,康熙的大軍根本沒辦法以寬大的縱陣前進,只能排出比較細長的縱隊。

如果河谷兩側的山坡上有伏兵,那康熙汗的麻煩就大了!

想到這裡康熙就有點緊張了,眉頭也漸漸擰成了一團。

就在這時,隊伍前頭,已經有不少傳騎往來奔走,將前鋒部隊的進展和印度蒙兀兒守軍的情形,不斷的帶過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