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然抓到一個賠光軍師。
朱和墭當然知道賠光軍師的大名,軍師府右司和錦衣衛都向他報告過,現在正在奧斯曼帝國當大使的黃植生也和朱和墭說過這個足智多謀,但是“軍師運”很差的周培公。
這麼個賠光軍師殺了肯定是不合適的......因為周培公不是孤家寡人一個,而是有個團體,他是儒宗創始人, 長期擔任儒宗大佬,是儒宗這個團體的核心智囊人物。
如果朱和墭讓人殺了周培公,不僅會讓其他跑到西域去的儒宗大佬和大明對抗到底,還會解除他們的通明嫌疑。
如果朱和墭不殺周培公,那麼康熙汗會怎麼想?原來賠光軍師不是運氣不好,而是身在清(蒙)營心在明!接下去康熙一定還會對其他儒宗大佬乃至儒宗的全體漢人徒眾產生懷疑。這樣康熙汗的大蒙古國和儒宗徒眾控制的西清國就會出現裂痕, 大蒙古的分崩離析也就是時間問題了。
而康熙汗的大蒙古國一旦失去西清的地盤, 那大蒙古的中亞“老爺供應鏈”就斷了,他在印度的地盤就會陷入沒有老爺可用的困境。
而康熙汗如果向中亞用兵......翻看印度歷史, 由印度北伐中亞的戰績實在是慘不忍睹啊!
所以留著周培公肯定比殺了更合適。
但是這個“賠光軍師”也不能砸手裡......把大明朝賠光了可咋辦?
另外,也不知道他肯不肯自殺殉了大蒙古?如果他一定要死,別人也攔不住啊!所以他如果能在被釋放後,自己在登州或是金州的家裡面自殺,那倒也不錯。
想到這裡,朱和墭就對布林尼道:“布林尼,給這個賠光軍師送個綁吧。”
“是,快,快給鬆開!”布林尼趕緊吩咐押著“賠光軍師”的手下把繩給鬆了。
周培公當然知道鬆綁通常意味不殺了。如果要殺,直接牽出去一刀了賬就行了,沒聽說過換根繩綁了再拉出去殺的。所以他一鬆綁就趕緊給朱和墭跪了,叩頭道:“罪人周培公謝大明皇帝不殺之恩,吾皇萬歲, 萬歲, 萬萬歲!”
這就喊萬歲了?骨頭怎麼這麼軟?
朱和墭皺了下眉,心說:“你也來一句什麼‘要殺便殺’的, 沒準朕就改了主意,成全你的忠義了。”
“周培公, ”朱和墭又冷著聲問,“你可願意為我大明效力?”
其實朱和墭就客氣一下,他其實也沒想錄用這個“賠光軍師”,只是為了顯示自己禮賢下士。周培公只要來一句“忠臣不仕二主”,那朱和墭馬上就會讓他有多遠滾多遠了。
而周培公卻馬上就被朱和墭的禮賢下士給感動了,趕緊又叩了頭:“臣願意為聖上,為大明效死力!”
這就要賣身投靠了?
朱和墭眉頭皺得更緊了,都是自己嘴賤啊!怎麼就把這個“賠光軍師”招進來了呢?不行,不能讓他壞了大明國運,要不然也設一個“品鑑鶴頂紅”的好差事?
剛想到這裡,邊上阿努可敦已經說話了:“聖上,不如讓他和杜噶爾阿拉布坦、丹津鄂木他們一塊兒去新大陸吧。杜噶爾阿拉布坦、丹津鄂木他們兩個雖然勇猛善鬥,但卻沒有治國理政的本事。若是您還想要在新大陸西海岸建一座城,那他倆就更無能為力了。”
發去美利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