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北大將軍偽康熙常寧這個時候終琢磨好了跑路的事情,開始參與談話了,他接過了黃植生的問題,回答道:“可以走喀爾喀蒙古去北海邊上的伊爾庫茨克......喀爾喀蒙古東路的車辰汗部向來和北海羅剎有往來,黃大人可以請車臣汗部派人送您去伊爾庫茨克。”
“可是這個車辰汗並不是我大明的藩臣啊!”黃植生問,“他能幫這個忙?”
常寧道:“黃大人,這喀爾喀蒙古是金輪法王的封地。下官在瀋陽安頓一番之後,就會和他一起出兵喀爾喀,到時候一定能降伏車辰汗。您可以跟隨下官的大明八旗去喀爾喀,等降伏了車辰汗,再讓他派兵送您去伊爾庫茨克。”
他說的“金輪法王”當然不是楊過和小龍女認識的那個雪域大喇嘛,而是布林尼。布林尼的爺爺林丹汗有兩個主要的尊號,一個是成吉思汗,一個就是金輪法王。
這兩個尊號還能合在一起再加上三十幾個字,變成了總長度達到四十五個字的超長尊號,都快趕上“龍媽”了。
在布林尼投靠大明後,他的“成吉思天佑汗”當然是不敢再當了,再當就要去見成吉思汗了......不過他也不願意當個什麼“順義王”、“恭順王”的,一聽就是個投降派。所以他就把爺爺的“金輪法王”從故紙堆裡找了出來,開始以“金輪法王”這個名號號令草原。
而朱和墭一聽到“金輪法王”就想到了楊過、小龍女啥的,也就沒和布林尼計較,於是布林尼就開始用這個帶有宗教性質的尊號了。
金輪法王布林尼之所以要和偽康熙常寧一起出兵喀爾喀,倒也不是擔心打不過喀爾喀三部,而是因為哲里木十旗在科爾沁六旗的親王、郡王挾持下,開始向喀爾喀蒙古遷移了。
科爾沁蒙古和大清王朝的關係特別親密,所以他們受到的限制也比較小,還常常跟隨清軍東征西討,還在清朝的支援下收編了能征善戰的錫伯人,把他們編入了科爾沁六旗。所以科爾沁的武力向來強悍,早就元氣大傷的布林尼根本打不過人家,就只能請常寧一起出兵了。
常寧接著又道:“等下官幫著金輪法王打下喀爾喀,就能率領大明八旗兵進軍黑龍江以北了,替朝廷收復奴爾幹都司失地了。”
......
黃植生、布林尼、偽康熙、巴海等人的奏章,很快就被送到了北京紫禁城的南書房,擺在了正春風得意的大公天子案前。
這個時候南書房裡面的佈置已經變了樣,變成了個會議室,擺上了長桌子,桌子邊上也擺了一圈椅子。
大明朝廷並沒有跟隨朱和墭北上,而是留在南京由於忠賢、楊起龍主持日常事務。朱和墭則在恢復北京京師地位的同時,設立了一個北京留守司,並且委任諸葛三和為北京留守。因為朱和墭現在親自坐鎮在北京,所以這個留守司就支楞起了一個小朝廷,暫時負責管轄在這次北伐之戰中收復的直隸、遼東、山東、河南、山西等省——這些地盤可不是打下來就了事的,還得進行均田制改革,少不得還要鎮壓一些反抗改革的鄉賢。
對於儒宗的勢力也要進行打擊,這些都是北京留守司眼下要負責的。
同時,這個留守司小朝廷還負責指揮進攻陝西、東北、蒙古的作戰,並且還要負責大明的外交事務。
第665章 開門,放康熙!(求月票,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