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康熙十九年,三月初五,北京。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
北京城東面旳寬闊平原上兵甲蔽野,八個鎮的明軍步兵,組成了六十四個營級縱隊,分成八路,拖拽著火炮、火箭炮,唱著《滿江紅》,隨著很有節奏感的鼙鼓聲,邁著整齊的步伐,向北京城齊頭並進而來。
在這八隊步兵的兩翼,則是大隊大隊的騎兵,有鬆散的蒙古輕騎,也有嚴整的明軍胸甲騎兵,數已經超過了一萬,將大軍的側翼掩護得密不透風。地上有明軍,天上當然也有明軍——明軍現在是天兵了,當然得上天了。一共四個熱氣球,已經升上了半空。
雖然這些熱氣球上沒有什麼武器,但是四個浮在半空中,屬於大明的巨大球體, 對於守著北京城的清軍,當然會構成極大的壓力!
提前抵達發射陣地的明軍火箭炮已經開始了襲擾性的射擊, 六臺六聯裝的多管火箭炮, 一次齊射就是三六枚糖藥火箭......雖然沒有什麼準頭, 但是這氣勢還是相當唬人的!
北京城的東面城牆上幾乎沒有什麼守軍——王輔臣的部下大多在城牆下面的掩蔽所裡面躲避,只有少量的哨兵上了城牆, 躲在用沙袋壘起來的掩體裡面,用驚恐的眼神看著明軍氣勢滔天的攻城部隊緩緩靠近。
當然了,清軍這邊也有不怕的。康熙就不怕!他現在正拉著自己的好弟弟常寧, 一起在東直門的箭樓下面擺了桌酒,一邊喝酒,一邊觀看明軍的軍容。
對了,這還是一桌離別酒!
明軍都已經兵臨城下了,再不走就走不了了。
康熙皇帝已經給自己的正黃旗中路新軍配齊了走馬, 還控制了北京城的北門安定門。根據公開的計劃, 恭親王常寧和太子胤礽將會在今天, 在正黃旗中路新軍萬餘名戰士的保護下, 逃離即將遭到攻打的北京城。
而在他們逃離之前, 孔聖公的六萬魯勇已經護著將近二十萬聚集在北京城的旗民旗奴、奸商工匠,還有文武官員及滿洲親貴,一塊兒出了北京城,往口外而去了。現在早就出了長城,應該正在前往歸化城的途中。
這二十萬人,加上早些日子被康熙忽悠去京兆府的人, 再加上從蒙古察哈爾部手中撈出來的人,還有從新野戰場上逃回關中去的殘部, 再要加上盛京將軍巴海手下的旗兵和旗民,以及正黃旗中路的萬餘人,康熙的大清朝大約還有一百萬人的“腹心部”......哦,這個大清朝是屬於康熙的,還是屬於常寧的, 現在還不好說啊!
康熙看著陽光下緩緩接近的明軍, 麻臉上的表情非常平靜, 只是輕輕的嘆一聲, 對已經被明軍的驚人氣勢給嚇得瑟瑟發抖的兄弟常寧說:“看看,看看......這樣的軍隊, 這樣的敵人,大清落到今日的地步,是朕的錯嗎?”
“不, 不是,皇兄您已經做得夠好了......”
常寧的評價無疑是客觀公正的。
實際上,就連康熙的死敵朱和墭也給了康熙極高的評價,認為“這個康熙”的表現比“那個什麼康熙大帝”強太多了。
清軍在他的努力調教下,已經搖身一變成了世界上數得上號的強兵,甚至遠遠超過了清太祖、清太宗時代的八旗天兵!
但是康熙領導下的這支大清強兵,卻是透過向模仿他們的敵人——新大明的新軍,而一步步變強的。
而新大明的新軍因為擁有人口基數、經濟實力和白糖產量這三大不可動搖的優勢,始終處於對大清新軍的壓倒性優勢。
毫不誇張的說,新大明的優勢大到了讓康熙感到絕望的地步......畢竟康熙的基本盤就是那幾十萬旗民旗奴,而大明的基本盤是幾千萬人口。
在糖藥和排隊槍斃的時代,人多就是力量大!
如此之大的實力差距,讓康熙這樣的君主都絕望了,常寧當然就更加的絕望了!
“皇兄,逆賊那麼強,奴才以後該怎麼辦啊?”
常寧原本一直盯著皇叔父攝政王的位子,可是到了他馬上就要離開北京去歸化城掌權的時候,他卻突然感到了無助和焦慮。
敵人也太強大了......打不過啊!
“喝,喝......今兒是咱倆兄弟分別的日子,咱們必須得一醉方休!”康熙說著話,就拿出一個奶白瓷的酒壺,親手為常寧斟上了一大碗的散發著一種特殊香味,色澤還有點發黃的白酒。
“這酒好香啊!”常寧也是個好酒之徒,現在又在發愁,自然要借酒澆愁了,於是也不顧今兒還要趕路, 就拿起酒碗“咕咚、咕咚”的喝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