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活埋大清朝> 第624章 好!套住康熙了!(求一波訂閱)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624章 好!套住康熙了!(求一波訂閱) (1 / 2)

康熙的這道諭旨顯然是有止咳功效的,話一說完,南書房內幾個大臣的突發性咳嗽就全好利索了。不僅不再咳嗽,而是還能發出洪亮的聲音,齊聲高呼道:“皇上聖明!”

聖明個屁!

康熙一肚子的不痛快!

他知道自己這一道諭旨出去,山東就“沒”了!雖然賬面上看,山東肯定還是大清的,但實際上這塊地盤以後就是儒宗說了算了。

一想到自己扶植起來用於對抗儒門的儒宗居然會在短短的幾年內膨脹到如此地步,康熙皇帝的腸子都悔青了。

這簡直就是養虎貽患啊!

那個周培公......簡直就是大清第一罪臣,罪該萬死啊!

不過康熙也沒完全氣昏頭,他還是知道這個儒宗雖然已經尾大不掉了,但他們一是有力量的;二是反儒門的。

儒宗抄了儒門和白蓮教的組織方法,又恰逢康熙放權搞鄉賢,於是儒門和白蓮教的組織方法同山東、河南、山西、直隸、淮北等省的基層包稅鄉賢一結合,勢力馬上就起來了——實際上,儒宗就是將北方這幾個省的豪強地主還有暗藏的白蓮教勢力,全都整合在了一起。

別看那個孔聖公拉扯起來的團練還有點烏合之眾的意思,但是他們的群眾基礎太好了,可以源源不斷的拉到壯丁。

而國族人口不足,恰恰是大清的軟肋!

如果在原本的歷史上出現這麼一個勢力龐大的儒宗,康熙皇帝一定會痛下殺手,哪怕屠了曲阜孔家他都會在所不惜。

但是現在,他和儒宗有了共同的敵人——就是大明和儒門!

大明和儒門是捆綁在一起的,現在的大明皇帝朱和墭在他起兵的初期,就組建了儒門的前身原儒學派。

得到江南之後,原儒學派又和江南士大夫中的一部分反清分子結合,形成了“原儒”、“原君”、“原臣”等“三原主義”,從而大大的完善了原儒學派,隨後又在康熙皇帝扶植儒宗的同時組建了儒門,後來還從儒宗這邊抄來了《反經》,從而大大增強了鬥爭性。

但也正因為儒門的“三原主義”和“天下為公”(天下為公是目標, 三原主義是方法), 使得它和儒宗成了難以調和的對頭——因為儒宗是一群“剃頭儒”,根本就不符合“原儒”的標準,就更別提“原君”、“原臣”什麼的。而且儒宗的群眾基礎是鄉賢,也就是地方豪強, 全都是反對均田的, 這也就是反對“天下為公”了。

所以“儒門”和“儒宗”兩派主張很難調和,雙方還互相革除了對方的“儒籍”, 儒門甚至還宣佈孔毓圻不配姓孔, 並且扶植衢州的“南孔”為正統!

因此儒宗就只能和大清進行深度捆綁了!

現在儒宗是大清國中的儒家正宗,許多八旗子弟也是儒宗門人, 幾個儒宗大佬也都是康熙的臣子。

所以這個儒宗雖然有尾大不掉的嫌疑, 但終究還是大清的力量......特別是在大清八旗新軍損失慘重,急需補充兵力的情況下,大清太需要儒宗的動員能力了!

以上這些道理,雖然康熙都非常清楚, 但他還是氣不過......自己養的狗, 現在咬了自己一口, 自己還不能喊疼!

康熙真是氣得不行, 也不想再和底下人商量襄陽會戰的事兒了——他其實也知道底下幾個大臣的心思, 都有點慫了, 想要放棄襄陽。。

可放棄襄陽之後呢?

大明的幾十萬大軍恐怕還沒打過癮呢!

真的棄了襄陽, 他們立馬就會北進到河南......到時候河南是不是也棄守了?

河南棄守之後, 直隸還守不守?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